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催化剂(触媒)论文

以凹凸棒土为载体的催化剂制备及对有机污染物降解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1.1 引言第10-13页
        1.1.1 生物法第10页
        1.1.2 物理法第10-11页
        1.1.3 化学法第11-13页
    1.2 非均相Fenton催化技术第13-15页
        1.2.1 非均相Fenton催化技术概述第13页
        1.2.2 非均相Fenton催化技术原理第13-15页
    1.3 含铁系统非均相Fenton催化研究第15-16页
        1.3.1 含铁矿物的研究第15-16页
        1.3.2 含铁元素二元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研究第16页
    1.4 凹凸棒土的概述第16-18页
        1.4.1 凹凸棒土的改性方法第17-18页
        1.4.2 凹凸棒土的应用第18页
    1.5 本论文的依据、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及意义第18-22页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0页
        1.5.2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5.3 研究技术路线第21页
        1.5.4 论文的创新点第21-22页
第二章 Fe_3O_4负载活化凹凸棒土磁性纳米材料降解水中溴化乙锭的研究第22-37页
    2.1 实验部分第22-24页
        2.1.1 实验材料及药品第23页
        2.1.2 Fe304负载凹凸棒土(ATP@Fe_3O_4)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第23页
        2.1.3 溴化乙锭污染水质的配制及检测方法第23-24页
        2.1.4 材料表征方法第24页
    2.2 非均相Fenton实验设计第24-25页
        2.2.1 材料催化降解溴化乙锭的效果第24页
        2.2.2 催化反应过程中各种机理指标的测定方法第24-25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5-35页
        2.3.1 材料的表征和分析第25-29页
        2.3.2 材料催化性能研究第29-32页
        2.3.3 铁离子溶出对非均相Fenton催化体系的影响第32-33页
        2.3.4 A-ATP@Fe_3O_4的重复利用性第33页
        2.3.5 A-ATP@Fe_3O_4/H_2O_2催化体系下可能存在的降解机理第33-35页
    2.4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三章 CeO_2/Fe_3O_4—凹凸棒土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第37-46页
    3.1 实验部分第37-38页
        3.1.1 实验材料与药品第37-38页
        3.1.2 CeO_2/Fe_3O_4负载凹凸棒土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第38页
        3.1.3 罗丹明B污染水质的配制及检测方法第38页
        3.1.4 材料表征方法第38页
    3.2 非均相Fenton实验设计第38-39页
        3.2.1 环境修复材料处理罗丹明B的效果第38-39页
        3.2.2 催化材料降解罗丹明B催化活性指标第3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9-45页
        3.3.1 CeO_2/Fe_3O_4-ATP纳米氧化物颗粒的表征分析第39-41页
        3.3.2 催化剂最佳配比研究第41-43页
        3.3.3 不同降解条件对罗丹明B降解率的影响第43-44页
        3.3.4 C_8F_2A对罗丹明B芬顿催化活性分析第44-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Fe_3O_4@ATP和CeO_2/Fe_2O_3@ATP两种材料催化性能的比较第46-58页
    4.1 实验部分第46-47页
        4.1.1 实验材料及药品第47页
        4.1.2 Fe_3O_4负载凹凸棒土(Fe_3O_4@ATP)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第47页
        4.1.3 罗丹明B污染水质的配制及检测方法第47页
        4.1.4 材料表征方法第47页
    4.2 非均相-Photo-Fenton实验设计第47-48页
        4.2.1 光催化活性测定第47页
        4.2.2 催化材料降解罗丹明各条件参数优化第47-48页
        4.2.3 催化材料降解罗丹明B催化活性指标第48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8-56页
        4.3.1 Fe_3O_4@ATP和CeO_2/Fe_2O_3@ATP材料的表征和分析第48-50页
        4.3.2 Fe_3O_4@ATP和CeO_2/Fe_2O_3@ATP对罗丹明B降解效率的研究第50-51页
        4.3.3 Fe_3O_4@ATP非均相-光照-Fenton降解系统不同过程的比较分析第51-52页
        4.3.6 实验数据验证模型第52-53页
        4.3.7 响应面法分析非均相-光照-Fenton系统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参数条件第53-55页
        4.3.8 优化非均相-光照-Fenton系统降解罗丹明B第55页
        4.3.9 Fe_3O_4@ATP磁性纳米材料降解过程及其稳定性的分析第55-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五章 结论第58-60页
第六章 问题与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9页
致谢第69-7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0-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磷灰石类生物材料功能涂层及药物负载研究
下一篇:硝基苯甲醛异构体溶剂结晶分离的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