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2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无线电能传输方式 | 第13-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3.1 MCR技术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2 MCR系统线圈偏移问题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4页 |
2 MCR系统的传输机理 | 第24-34页 |
2.1 MCR系统的基本结构 | 第24-25页 |
2.1.1 系统电能传输过程 | 第24页 |
2.1.2 系统主要设计结构 | 第24-25页 |
2.2 MCR系统建模 | 第25-31页 |
2.2.1 基本谐振补偿方式及其特性分析 | 第25-26页 |
2.2.2 MCR系统建模方式 | 第26-27页 |
2.2.3 MCR互感电路模型 | 第27-29页 |
2.2.4 系统负载的功效特性 | 第29-31页 |
2.3 互感的变化对MCR系统的影响 | 第31-33页 |
2.4 场路结合模型 | 第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3 MCR系统线圈偏移问题研究 | 第34-56页 |
3.1 MCR系统不同形状的线圈互感计算 | 第34-41页 |
3.1.1 圆形—圆形线圈的互感计算 | 第34-36页 |
3.1.2 方形—方形线圈的互感计算 | 第36-37页 |
3.1.3 方形—圆形线圈的互感计算 | 第37-39页 |
3.1.4 圆形—圆形线圈不平行情况下互感计算 | 第39-41页 |
3.2 MCR系统线圈选型及参数计算 | 第41-44页 |
3.2.1 平面螺旋线圈和空间螺旋线圈 | 第41-42页 |
3.2.2 平面螺旋线圈参数分析 | 第42-44页 |
3.3 线圈偏移对互感的影响 | 第44-48页 |
3.3.1 不同尺寸的圆形线圈自感分析 | 第44-46页 |
3.3.2 三种传输模式下线圈互感的变化规律 | 第46-48页 |
3.4 线圈偏移对MCR系统影响分析 | 第48-55页 |
3.4.1 线圈偏移对原边等效电阻和电流的影响 | 第49-51页 |
3.4.2 线圈偏移对电源端输入功率的影响 | 第51-53页 |
3.4.3 线圈偏移对MCR系统传输功率和效率的影响 | 第53-55页 |
3.5 小结 | 第55-56页 |
4 实验研究 | 第56-72页 |
4.1 实验平台的搭建 | 第56-59页 |
4.1.1 线圈骨架设计 | 第56-57页 |
4.1.2 线圈导线的选择 | 第57-58页 |
4.1.3 谐振电容的选择 | 第58-59页 |
4.2 线圈互感实验 | 第59-62页 |
4.2.1 互感测试原理 | 第59-60页 |
4.2.2 互感实验分析 | 第60-62页 |
4.3 线圈偏移实验 | 第62-69页 |
4.3.1 径向偏移对负载功率和效率的影响 | 第62-67页 |
4.3.2 轴向偏移对功率和效率的影响 | 第67-69页 |
4.4 线圈偏移状态下MCR系统传输效率的提升 | 第69-70页 |
4.5 小结 | 第70-72页 |
5 线圈偏移充电工况下MCR系统的电磁环境 | 第72-78页 |
5.1 MCR系统在偏移状态下的电磁仿真 | 第72-76页 |
5.1.1 比吸收率 | 第72-73页 |
5.1.2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73页 |
5.1.3 电磁场计算 | 第73-74页 |
5.1.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74-76页 |
5.2 小结 | 第76-78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78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4-8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