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8页 |
1.1 我国汞污染现状 | 第14-16页 |
1.1.1 大气汞污染 | 第14-15页 |
1.1.2 土壤汞污染 | 第15-16页 |
1.1.3 水体汞污染 | 第16页 |
1.2 汞对植物及人体的影响 | 第16-18页 |
1.2.1 对人体的影响 | 第16-17页 |
1.2.2 对植物的影响 | 第17-18页 |
1.3 植物对汞胁迫的耐受性机理及综合评价 | 第18-20页 |
1.4 土壤汞污染的修复技术 | 第20-26页 |
1.4.1 物理化学修复技术 | 第20-21页 |
1.4.2 生物修复技术 | 第21-26页 |
1.5 展望 | 第26-27页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第27-28页 |
第二章 不同浓度汞对三种草坪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28-33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28-29页 |
2.1.1 供试材料 | 第28页 |
2.1.2 方法 | 第28-29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1页 |
2.2.1 汞胁迫对草坪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2.2.2 汞胁迫对草坪草种子胚芽生长的影响 | 第30-31页 |
2.2.3 汞胁迫对草坪草胚根生长的影响 | 第31页 |
2.3 讨论 | 第31-32页 |
2.4 结论 | 第32-33页 |
第三章 不同浓度汞对三种草坪草根系构型的影响 | 第33-40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33-34页 |
3.1.1 供试材料 | 第33页 |
3.1.2 方法 | 第33-34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4-38页 |
3.2.1 汞胁迫对草坪草根系总根长的影响 | 第34-35页 |
3.2.2 汞胁迫对草坪草根系总体积的影响 | 第35-36页 |
3.2.3 汞胁迫对草坪草根系总表面积的影响 | 第36-37页 |
3.2.4 汞胁迫对草坪草根系平均直径的影响 | 第37页 |
3.2.5 汞胁迫对草坪草根系根尖数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 讨论 | 第38-39页 |
3.4 结论 | 第39-40页 |
第四章 不同浓度汞对三种草坪草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40-54页 |
4.1 材料和方法 | 第40页 |
4.1.1 供试材料 | 第40页 |
4.1.2 方法 | 第40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0-50页 |
4.2.1 汞胁迫对草坪草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40-42页 |
4.2.2 汞胁迫对草坪草叶片气孔导度的影响 | 第42-44页 |
4.2.3 汞胁迫对草坪草叶片胞间CO2浓度的影响 | 第44-46页 |
4.2.4 汞胁迫对草坪草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 | 第46-48页 |
4.2.5 汞胁迫对草坪草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48-50页 |
4.3 讨论 | 第50-53页 |
4.4 结论 | 第53-54页 |
第五章 不同浓度汞对三种草坪草抗逆性指标的影响 | 第54-67页 |
5.1 材料和方法 | 第54-55页 |
5.1.1 供试材料 | 第54页 |
5.1.2 方法 | 第54-55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55-63页 |
5.2.1 汞胁迫对草坪草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5.2.2 汞胁迫对草坪草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56-58页 |
5.2.3 汞胁迫对草坪草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58-60页 |
5.2.4 汞胁迫对草坪草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60-62页 |
5.2.5 汞胁迫对草坪草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第62-63页 |
5.3 讨论 | 第63-65页 |
5.4 结论 | 第65-67页 |
第六章 三种草坪草对土壤汞抗性的综合评价 | 第67-80页 |
6.1 隶属函数法 | 第67-71页 |
6.1.1 根系构型的综合评价 | 第68页 |
6.1.2 地上部指标的综合评价 | 第68-69页 |
6.1.3 光合特性指标的综合评价 | 第69-70页 |
6.1.4 生理生化特性指标的综合评价 | 第70-71页 |
6.1.5 三种草坪草汞胁迫抗性的综合评价 | 第71页 |
6.2 主成分分析法 | 第71-78页 |
6.2.1 各单项指标的耐汞系数及相关性分析 | 第72-73页 |
6.2.2 主成分分析 | 第73-75页 |
6.2.3 综合评价 | 第75-78页 |
6.2.4 耐汞性鉴定指标的选择、模型建立及预测 | 第78页 |
6.3 讨论 | 第78-79页 |
6.4 结论 | 第79-80页 |
第七章 三种草坪草对土壤汞的富集部位和去除效果 | 第80-86页 |
7.1 材料和方法 | 第80-81页 |
7.1.1 供试材料 | 第80页 |
7.1.2 方法 | 第80-81页 |
7.2 结果与分析 | 第81-84页 |
7.2.1 三种草坪草对土壤汞的去除效果 | 第81-82页 |
7.2.2 三种草坪草体内汞的富集部位 | 第82-84页 |
7.3 讨论 | 第84页 |
7.4 结论 | 第84-86页 |
第八章 不同化学调控剂对黑麦草富集土壤汞的影响 | 第86-98页 |
8.1 材料和方法 | 第86-87页 |
8.1.1 供试材料 | 第86页 |
8.1.2 方法 | 第86-87页 |
8.2 结果与分析 | 第87-95页 |
8.2.1 三种化学调控剂对黑麦草生物量的影响 | 第87-89页 |
8.2.2 三种化学调控剂对黑麦草体内汞富集浓度的影响 | 第89-91页 |
8.2.3 三种化学调控剂对黑麦草体内汞富集总量的影响 | 第91-94页 |
8.2.4 三种化学调控剂对黑麦草体内富集汞分布部位的影响 | 第94-95页 |
8.3 讨论 | 第95-97页 |
8.4 结论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9页 |
缩略词 | 第109-11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110-111页 |
致谢 | 第111-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