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城市交通运输经济论文--中国城市交通运输经济论文

重庆主城低收入群体出行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问题提出第9-10页
    1.3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1 理论意义第10页
        1.3.2 现实意义第10-11页
    1.4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1-15页
        1.4.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1-13页
        1.4.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第13-14页
        1.4.3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价第14-15页
    1.5 研究方法和思路第15-16页
        1.5.1 研究方法第15页
        1.5.2 技术路线第15-16页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6-21页
    2.1 概念界定第16-18页
        2.1.1 低收入群体第16-17页
        2.1.2 贫困问题第17-18页
    2.2 社会公平理论第18-21页
        2.2.1 社会公平理论的发展第18-19页
        2.2.2 社会公平理论与交通出行第19-21页
3 研究设计第21-24页
    3.1 分析框架第21-22页
        3.1.1 出行工具公平第21页
        3.1.2 出行时间公平第21-22页
        3.1.3 出行距离公平第22页
        3.1.4 出行成本公平第22页
    3.2 资料来源第22-24页
4 分析结果第24-31页
    4.1 低收入群体出行总体情况第24-27页
    4.2 影响低收入群体出行的主要因素第27-28页
    4.3 低收入群体出行特征的归类第28-30页
        4.3.1 职住分离型低收入群体第28页
        4.3.2 职住一体型低收入群体第28-29页
        4.3.3 其他低收入群体第29-30页
    4.4 低收入群体出行现状总结第30-31页
5 原因分析第31-40页
    5.1 职住分离型低收入群体出行难原因分析第31-34页
        5.1.1 主动采取职住分离的低收入群体第31-32页
        5.1.2 被动采取职住分离的低收入群体第32-34页
    5.2 职住一体型低收入群体出行难原因分析第34-37页
        5.2.1 边缘社区职住一体型低收入群体第34-35页
        5.2.2 城市中心区职住一体型低收入群体第35-37页
    5.3 其他低收入群体出行难原因分析第37-40页
6 对策建议第40-43页
    6.1 面向低收入群体的城市规划第40-41页
        6.1.1 以公共服务的视角规划城市保障性住房第40页
        6.1.2 减少城市隔离社区的规划与建设第40-41页
    6.2 建立基于公民体验的政策设计第41页
    6.3 增加公共交通服务的供给数量第41页
    6.4 构建不同交通方式的有效整合第41-42页
    6.5 完善针对低收入者的社会保障第42-43页
7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问题第43-45页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43页
    7.2 创新之处第43页
    7.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43-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附录第50-51页
    A. 调查问卷表第50-51页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自主性研究
下一篇:长沙市封闭社区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形成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