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8-35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9-31页 |
1.2.1 国外先进微小型制导炸弹 | 第19-23页 |
1.2.2 制导炸弹最优轨迹与制导技术研究进展 | 第23-27页 |
1.2.3 多约束制导律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1.2.4 全捷联导引头精确制导技术研究进展 | 第28-31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贡献 | 第31-35页 |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1.3.2 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 | 第32-35页 |
第2章 制导炸弹数学模型 | 第35-50页 |
2.1 坐标系定义及其转换关系 | 第35-38页 |
2.1.1 坐标系及角度定义 | 第35-37页 |
2.1.2 坐标系间转换关系 | 第37-38页 |
2.2 弹体运动方程组 | 第38-41页 |
2.2.1 弹体六自由度运动方程 | 第38-40页 |
2.2.2 铅垂面内运动方程组 | 第40页 |
2.2.3 无量纲运动方程组 | 第40-41页 |
2.3 气动力计算模型 | 第41-47页 |
2.3.1 作用在导弹上的力和力矩 | 第41-42页 |
2.3.2 气动力系数插值模型 | 第42-45页 |
2.3.3 气动系数拟合方法 | 第45-47页 |
2.4 大气模型 | 第47-49页 |
2.5 小结 | 第49-50页 |
第3章 基于hp-Radau伪谱法的制导炸弹最优轨迹研究 | 第50-80页 |
3.1 制导炸弹轨迹优化模型 | 第50-54页 |
3.1.1 状态方程 | 第50-51页 |
3.1.2 过程约束 | 第51-52页 |
3.1.3 边界条件 | 第52页 |
3.1.4 性能指标 | 第52-53页 |
3.1.5 最优弹道的一阶必要条件 | 第53-54页 |
3.2 基于hp-Radau伪谱法制导炸弹最优轨迹 | 第54-72页 |
3.2.1 伪谱法概述 | 第54-61页 |
3.2.2 低速无人机载制导炸弹最优轨迹研究 | 第61-66页 |
3.2.3 小型大升阻比滑翔型制导炸弹最优轨迹 | 第66-69页 |
3.2.4 高空超音速无人平台制导炸弹最优轨迹 | 第69-72页 |
3.3 最优弹道跟踪制导方法研究 | 第72-79页 |
3.3.1 非线性弹道跟踪算法 | 第73-76页 |
3.3.2 仿真验证 | 第76-79页 |
3.4 小结 | 第79-80页 |
第4章 近似最优滑翔制导方法研究 | 第80-112页 |
4.1 平衡滑翔弹道特性分析 | 第80-89页 |
4.1.1 平衡滑翔弹道运动状态参数关系 | 第80-83页 |
4.1.2 平衡滑翔弹道参数解析解 | 第83-85页 |
4.1.3 基于能量高度的滑翔距离估计方法 | 第85-87页 |
4.1.4 平衡滑翔仿真验证 | 第87-89页 |
4.2 基于动压控制的近似最优滑翔制导方法 | 第89-96页 |
4.2.1 等动压滑翔弹道特性 | 第89-94页 |
4.2.2 基于动压控制的近似最优滑翔制导方法 | 第94-96页 |
4.3 远程滑翔弹道机动点在线自适应计算方法研究 | 第96-104页 |
4.3.1 末制导最小机动弹道机动点计算方法 | 第96-100页 |
4.3.2 初始过载约束下机动点计算方法 | 第100-104页 |
4.3.3 滑翔倾角在线计算方法 | 第104页 |
4.4 仿真验证 | 第104-110页 |
4.4.1 近似最优滑翔制导方法验证 | 第104-108页 |
4.4.2 滑翔弹道机动点在线自适应计算方法验证 | 第108-110页 |
4.5 小结 | 第110-112页 |
第5章 含导引头视场约束的多约束最优制导律研究 | 第112-146页 |
5.1 考虑导引头视场角约束的制导策略 | 第113-115页 |
5.1.1 导引头跟踪误差角收敛条件 | 第113-114页 |
5.1.2 视场角约束制导策略 | 第114-115页 |
5.2 含导引头视场角和落角约束的最优制导律 | 第115-134页 |
5.2.1 制导律推导 | 第116-127页 |
5.2.2 制导律特性分析 | 第127-130页 |
5.2.3 制导律仿真与验证 | 第130-134页 |
5.3 考虑导引头视场角约束的弹道成型制导律应用 | 第134-144页 |
5.3.1 导引头跟踪误差角解析表达式 | 第134-138页 |
5.3.2 满足导引头视场角约束的制导方法 | 第138-140页 |
5.3.3 仿真与验证 | 第140-144页 |
5.4 小结 | 第144-146页 |
第6章 全捷联导引头精确制导技术研究 | 第146-179页 |
6.1 全捷联导引头视线角速度估计技术 | 第146-164页 |
6.1.1 视线角速度提取方案 | 第146-148页 |
6.1.2 全捷联导引头视线角速度估计模型 | 第148-151页 |
6.1.3 强跟踪容积卡尔曼滤波(STFCKF)算法 | 第151-158页 |
6.1.4 STFCKF算法数值仿真验证 | 第158-164页 |
6.2 捷联导引头信号延时隔离度抑制方法 | 第164-171页 |
6.2.1 制导信号延时隔离度问题 | 第164-166页 |
6.2.2 捷联制导信号延时的原因 | 第166-167页 |
6.2.3 制导信号延时隔离度抑制方法 | 第167-168页 |
6.2.4 时间延时隔离度抑制效果分析 | 第168-171页 |
6.3 导引头捕获域快速计算方法研究 | 第171-177页 |
6.3.1 导引头瞬时捕获域 | 第171-173页 |
6.3.2 导引头全弹道捕获域 | 第173-175页 |
6.3.3 捕获域仿真计算 | 第175-177页 |
6.4 小结 | 第177-179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179-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19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190-191页 |
致谢 | 第191-192页 |
作者简介 | 第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