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树脂混凝土的材料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2章 环氧树脂胶粘剂配方设计研究 | 第20-36页 |
2.1 材料及方法概述 | 第20-24页 |
2.1.1 环氧树脂简介 | 第20页 |
2.1.2 环氧树脂固化反应 | 第20-23页 |
2.1.3 环氧树脂增韧改性方法 | 第23-24页 |
2.2 试验方案设计 | 第24-30页 |
2.2.1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 | 第25-26页 |
2.2.2 固化剂体系优化 | 第26-28页 |
2.2.3 试验方案和试样制备 | 第28-30页 |
2.3 试验结果及讨论 | 第30-34页 |
2.3.1 胶粘剂主要成分及剂量 | 第30-32页 |
2.3.2 胶粘剂改性剂成分及剂量 | 第32-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3章 环氧树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第36-50页 |
3.1 混合料设计方法 | 第36-38页 |
3.1.1 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 | 第36-37页 |
3.1.2 环氧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 | 第37页 |
3.1.3 环氧树脂混合料设计方法 | 第37-38页 |
3.2 原材料与成型方法 | 第38-40页 |
3.2.1 集料 | 第38-39页 |
3.2.2 环氧树脂 | 第39-40页 |
3.2.3 成型方法 | 第40页 |
3.3 级配设计 | 第40-46页 |
3.3.1 合成级配体积分析 | 第41-45页 |
3.3.2 合成级配性能验证 | 第45-46页 |
3.4 最佳胶石比 | 第46-48页 |
3.4.1 使用性能与胶石比的关系 | 第47页 |
3.4.2 体积性能与胶石比的关系 | 第47-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4章 环氧树脂混凝土性能研究 | 第50-62页 |
4.1 固化特性 | 第50-53页 |
4.1.1 开放交通时间 | 第50-51页 |
4.1.2 混合料可拌合时间 | 第51-53页 |
4.2 粘结性能 | 第53-56页 |
4.2.1 混凝土与钢板间的粘结 | 第53-55页 |
4.2.2 新旧混凝土间的粘结 | 第55-56页 |
4.3 抗水损害性能 | 第56-57页 |
4.4 抗裂性能 | 第57-58页 |
4.5 抗剪性能 | 第58-59页 |
4.6 粘弹特性 | 第59-60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5章 环氧树脂混凝土施工工艺研究 | 第62-80页 |
5.1 环氧树脂混凝土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第62-63页 |
5.2 室外修补试验 | 第63-72页 |
5.2.1 试铺方案 | 第63-64页 |
5.2.2 试铺段材料以及性能 | 第64-66页 |
5.2.3 试验控制变量和试验过程 | 第66-70页 |
5.2.4 表面性能检验 | 第70-71页 |
5.2.5 芯样性能检验 | 第71-72页 |
5.3 钢桥面修补试验 | 第72-79页 |
5.3.1 现场概况 | 第72-73页 |
5.3.2 施工工艺流程 | 第73-77页 |
5.3.3 性能跟踪检测 | 第77-78页 |
5.3.4 总结和问题 | 第78-7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80页 |
6.2 下一步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