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3页 |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1页 |
·研究的框架结构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商业银行个人信贷操作风险管理相关文献 | 第13-20页 |
·关于操作风险的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关于操作风险的概念 | 第13-14页 |
·关于操作风险的管理流程 | 第14-15页 |
·关于操作风险识别和评估的常用工具 | 第15页 |
·关于个人信贷操作风险管理的相关观点 | 第15-20页 |
·关于个贷操作风险的体现 | 第16页 |
·关于个贷操作风险的分类 | 第16页 |
·关于个贷操作风险的产生 | 第16-17页 |
·关于个贷操作风险的防范方式 | 第17-18页 |
·关于信贷操作风险管理的基本思路 | 第18-20页 |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操作风险管理 | 第20-28页 |
·个人信贷的定义及特征 | 第20页 |
·个人信贷操作风险概念 | 第20-21页 |
·个人信贷操作风险控制要点 | 第21-22页 |
·个人信贷操作风险具体表现 | 第22-24页 |
·个人信贷操作风险管理体系 | 第24-26页 |
·个人信贷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 第26-28页 |
第四章 SF 银行上海分行个人信贷业务操作风险分析 | 第28-41页 |
·SF 银行上海分行个贷业务概况 | 第28页 |
·SF 银行上海分行个人信贷业务操作风险自我评估 | 第28-33页 |
·风险评估目的 | 第29页 |
·风险评估方法 | 第29-32页 |
·风险评估过程 | 第32页 |
·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 第32-33页 |
·SF 银行上海分行个人信贷业务操作风险主要表现 | 第33-38页 |
·贷前调查不尽职 | 第33-34页 |
·贷款审批独立性不足 | 第34页 |
·贷款合同签订不规范 | 第34-35页 |
·贷款抵押逆程序办理 | 第35-36页 |
·贷后管理不到位 | 第36页 |
·不良中介违规操作 | 第36-37页 |
·外部欺诈引发假按揭 | 第37-38页 |
·系统设计缺陷 | 第38页 |
·SF 银行上海分行个人信贷业务操作风险成因分析 | 第38-41页 |
·业务流程缺陷 | 第39页 |
·人员履职能力不足或道德缺陷 | 第39页 |
·关键岗位制约制度执行不力 | 第39-40页 |
·信息系统不完善 | 第40页 |
·外部突发事件 | 第40-41页 |
第五章 SF 银行上海分行个人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管理对策 | 第41-51页 |
·防范组织风险---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 第41-44页 |
·优化业务流程,实行集中运营 | 第42-43页 |
·建立内控的评价和持续改进机制 | 第43页 |
·对新产品的流程设计要全面 | 第43-44页 |
·加快制度库的更新进度 | 第44页 |
·防范内部人风险---文化约束和能力提升 | 第44-46页 |
·倡导全员的诚信文化 | 第44-45页 |
·赋予操作风险控制以明确的价值取向 | 第45页 |
·形成细节决定成败的文化约束 | 第45页 |
·加强员工任职资格管理 | 第45-46页 |
·加大对员工异常账户和行为的监控 | 第46页 |
·加强员工的教育和培训 | 第46页 |
·防范外部人风险---严格准入关 | 第46-48页 |
·防范住房贷款“假按揭”风险 | 第46-47页 |
·防范不良中介违规操作风险 | 第47-48页 |
·防范系统风险---权限控制 | 第48-49页 |
·严格权限划分,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 第48页 |
·充分发挥个贷系统的风险监控作用 | 第48页 |
·建立个人贷款数据库 | 第48-49页 |
·防范风险案件发生---严格问责与追究 | 第49-5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