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论虚假诉讼罪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1页
1 虚假诉讼罪概述第11-16页
    1.1 虚假诉讼罪的域外立法考察第11-13页
        1.1.1 德日立法模式第11页
        1.1.2 意大利立法模式第11-12页
        1.1.3 西班牙立法模式第12页
        1.1.4 英美立法模式第12页
        1.1.5 小结第12-13页
    1.2 《刑法修正案(九)》出台前我国刑事立法与司法解释的规定第13-15页
        1.2.1 立法层面第13-14页
        1.2.2 司法层面第14-15页
        1.2.3 小结第15页
    1.3 《刑法修正案(九)》新增虚假诉讼罪的内容第15-16页
2 虚假诉讼罪的构成要件第16-25页
    2.1 虚假诉讼罪的犯罪客体第16-18页
        2.1.1 司法秩序是主要保护客体第16-17页
        2.1.2 如何理解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第17-18页
    2.2 虚假诉讼罪的客观方面第18-22页
        2.2.1 如何理解“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第18-19页
        2.2.2 隐瞒真相是否可以作为虚假诉讼的行为方式第19-20页
        2.2.3 虚假诉讼罪是否应当限于民事诉讼领域第20-22页
    2.3 虚假诉讼罪的犯罪主体第22-23页
        2.3.1 犯罪主体概述第22页
        2.3.2 被告能否成为本罪主体第22-23页
        2.3.3 诉讼代理人能否成为本罪主体第23页
        2.3.4 小结第23页
    2.4 虚假诉讼罪的主观方面第23-25页
3 虚假诉讼罪的犯罪形态第25-33页
    3.1 虚假诉讼罪的停止形态第25-29页
        3.1.1 虚假诉讼罪是行为犯还是结果犯第25-26页
        3.1.2 虚假诉讼罪的既遂与未遂第26-29页
    3.2 虚假诉讼罪的共同犯罪第29-31页
        3.2.1 当事人与诉讼参与人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形第29-31页
        3.2.2 当事人与司法工作人员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形第31页
    3.3 虚假诉讼罪的罪数形态第31-33页
        3.3.1 虚假诉讼罪的想象竞合犯第31-32页
        3.3.2 虚假诉讼中的数罪并罚第32-33页
4 虚假诉讼罪与相关犯罪之辨析第33-37页
    4.1 虚假诉讼罪与诈骗罪第33-35页
        4.1.1 侵财型虚假诉讼是否可定性为诈骗罪第33-34页
        4.1.2 虚假诉讼罪与诈骗罪的界限第34-35页
    4.2 虚假诉讼罪与妨害作证罪第35-37页
结论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致谢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义务冲突问题研究
下一篇:刑法视野下的财产性利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