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生物能及其利用论文

含氧气氛下的稻秆低温烘焙机理及其产物吸附性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1.2.1 烘焙对生物质的影响第12-14页
        1.2.2 温度与时间对烘焙过程的影响第14页
        1.2.3 氧气对烘焙过程的影响第14-15页
        1.2.4 烘焙过程表观动力学的研究第15-16页
        1.2.5 烘焙产物在制备活性炭上的应用第16-17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7-20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页
        1.3.2 研究目的第17页
        1.3.3 技术路线第17-20页
第二章 恒温含氧烘焙的热重实验与动力学研究第20-29页
    2.1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第20-21页
        2.1.1 实验材料第20页
        2.1.2 热重实验第20-21页
    2.2 热重实验结果分析第21-24页
        2.2.1 不同温度与氧含量下的热重曲线分析第21-23页
        2.2.2 不同温度与氧含量下的失重速率曲线分析第23-24页
    2.3 含氧气氛下的烘焙动力学研究第24-28页
        2.3.1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24-26页
        2.3.2 动力学参数计算与分析第26-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管式炉内的稻秆烘焙实验研究第29-43页
    3.1 实验装置及分析方法第29-33页
        3.1.1 实验样品及工况第29页
        3.1.2 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第29-31页
        3.1.3 管式炉内温度场的测量第31-33页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3-41页
        3.2.1 温度与氧含量对烘焙时间的影响第33-35页
        3.2.2 温度与氧含量对产物热值影响第35-38页
        3.2.3 温度与氧含量对产物组分的影响第38-41页
    3.3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四章 含氧烘焙产物的吸附特性研究第43-57页
    4.1 实验装置和分析方法第43-45页
        4.1.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43页
        4.1.2 实验仪器第43-44页
        4.1.3 表征方法第44页
        4.1.4 实验步骤第44-45页
    4.2 生物炭的表观形貌及吸附特性分析第45-47页
        4.2.1 表观形貌分析第45-46页
        4.2.2 比表面积与孔径分析第46-47页
    4.3 烘焙产物对Cu~(2+)和Pb~(2+)的吸附等温线分析第47-50页
        4.3.1 烘焙产物的对不同浓度金属离子的吸附情况第47-48页
        4.3.2 吸附等温线分析第48-50页
    4.4 吸附动力学模型第50-53页
        4.4.1 准一/二级动力学模型第50-52页
        4.4.2 粒内扩散模型第52-53页
    4.5 活化后产物与商业活性炭对比第53-55页
    4.6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7-59页
    5.1 全文总结第57-58页
    5.2 不足与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物质三组分与苹果修剪枝干馏特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组分的生物质热解试验及其动力学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