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GG01型高杆灯机电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来源 | 第10-12页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2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1.2 升降式高杆灯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3.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升降式高杆灯总体方案设计 | 第17-21页 |
2.1 总体设计目标 | 第17-18页 |
2.1.1 升降式高杆灯预期要求 | 第17页 |
2.1.2 升降式高杆灯性能指标 | 第17-18页 |
2.2 系统总体方案 | 第18-20页 |
2.2.1 挂接方式的选择 | 第18-19页 |
2.2.2 取电方式的选择 | 第19-20页 |
2.2.3 信息指示方式的选择 | 第20页 |
2.2.4 通信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20页 |
2.2.5 其他结构的方案设计 | 第2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升降式高杆灯机械结构的设计与研究 | 第21-32页 |
3.1 灯盘架的结构设计 | 第21-23页 |
3.1.1 灯盘架基体的设计 | 第22页 |
3.1.2 灯盘外围架的设计 | 第22-23页 |
3.1.3 机械指示牌的设计 | 第23页 |
3.2 滑轮架的结构设计 | 第23-24页 |
3.3 挂接模块的结构设计 | 第24-27页 |
3.3.1 挂接叉杆与挂接杆的设计 | 第24-25页 |
3.3.2 推杆电机的选取 | 第25-27页 |
3.4 取电模块的结构设计 | 第27-30页 |
3.4.1 固定电极结构设计 | 第28页 |
3.4.2 活动电极结构设计 | 第28-29页 |
3.4.3 活动电极弹簧的设计与选取 | 第29-30页 |
3.5 升降式高杆灯其他机械部分设计 | 第30-31页 |
3.5.1 灯杆的设计 | 第30页 |
3.5.2 提升牵引装置的设计与选取 | 第30-3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升降式高杆灯理论计算及关键零件受力分析 | 第32-51页 |
4.1 升降式高杆灯风载荷计算 | 第32-41页 |
4.1.1 高杆灯整体模型简化 | 第32页 |
4.1.2 升降式高杆灯顺风载荷计算 | 第32-37页 |
4.1.3 升降式高杆灯横风载荷计算 | 第37-39页 |
4.1.4 升降式高杆灯各单元所受风载荷计算 | 第39-40页 |
4.1.5 升降式高杆灯各质量单元作用力计算 | 第40-41页 |
4.2 升降式高杆灯灯杆强度分析计算 | 第41-43页 |
4.2.1 静定梁的确定 | 第41页 |
4.2.2 升降式高杆灯灯杆强度计算 | 第41-43页 |
4.3 压力载荷对接触电阻影响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3-44页 |
4.4 升降式高杆灯关键零件受力分析 | 第44-50页 |
4.4.1 挂接杆 | 第45-47页 |
4.4.2 供电电极棒 | 第47-49页 |
4.4.3 挂接圆筒 | 第49-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升降式高杆灯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 第51-62页 |
5.1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51页 |
5.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51-57页 |
5.2.1 地面硬件电路的设计 | 第51-54页 |
5.2.2 顶部硬件电路设计 | 第54-56页 |
5.2.3 通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 第56-57页 |
5.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57-61页 |
5.3.1 编程软件 | 第57-58页 |
5.3.2 程序设计 | 第58-6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升降式高杆灯原理样机的搭建与实验研究 | 第62-71页 |
6.1 电极局部实验研究 | 第62-64页 |
6.1.1 取电电极弹簧额定压力实验 | 第62-63页 |
6.1.2 电极取电局部实验 | 第63-64页 |
6.2 五米原理样机的安装与调试 | 第64-65页 |
6.3 升降式高杆灯灯盘整体挂接实验 | 第65-69页 |
6.4 升降式高杆灯电极对接取电实验 | 第69-70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7.1 总结 | 第71页 |
7.2 展望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