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论文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浙江省嵊州市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导言第10-16页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的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2-14页
        1.2.1 国外研究概况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概况第13-14页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4-15页
        1.3.1 研究思路第14-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页
    1.4 本文的可能创新点第15-16页
第二章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基础第16-27页
    2.1 城市土地利用特性第16-17页
        2.1.1 城市土地供给的稀缺性第16页
        2.1.2 城市土地用途的多样性第16页
        2.1.3 城市土地报酬的递减性第16-17页
        2.1.4 城市土地利用后的社会性第17页
    2.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及其内涵第17-19页
        2.2.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概念第17-18页
        2.2.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第18-19页
    2.3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与土地利用效率第19-22页
        2.3.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第19页
        2.3.2 土地利用效率第19-22页
    2.4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第22-27页
        2.4.1 城市土地的用途第22-23页
        2.4.2 人地关系第23页
        2.4.3 资本市场第23-24页
        2.4.4 技术变迁第24-25页
        2.4.5 制度政策第25-27页
第三章 嵊州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第27-34页
    3.1 嵊州市概况第27-28页
        3.1.1 地理区位第27页
        3.1.2 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第27页
        3.1.3 人文旅游资源第27-28页
        3.1.4 经济发展状况第28页
    3.2 嵊州市土地利用现状第28-30页
    3.3 嵊州市用地趋势分析第30-32页
        3.3.1 近期、远期各类用地的需求情况第30-31页
        3.3.2 嵊州市土地集约利用趋势分析第31-32页
    3.4 嵊州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第32-34页
第四章 嵊州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第34-41页
    4.1 评价原则第34-36页
        4.1.1 空间尺度原则第34-35页
        4.1.2 系统性原则第35页
        4.1.3 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原则第35页
        4.1.4 动态与弹性原则第35页
        4.1.5 综合性原则第35-36页
        4.1.6 可操作性原则第36页
        4.1.7 数据的一致性原则第36页
    4.2 评价方法第36-37页
    4.3 评价的指标体系第37-41页
        4.3.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参考因素第37-38页
        4.3.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思路和原则第38-39页
        4.3.3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第39-41页
第五章 嵊州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第41-51页
    5.1 评价模型第41页
    5.2 层次分析法确立各评价指标权重第41-43页
        5.2.1 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的原理及步骤第41-42页
        5.2.2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过程第42-43页
    5.3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分级体系第43-46页
    5.4 嵊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实证评价第46-48页
        5.4.1 建设用地集约度评价第46-47页
        5.4.2 工业用地集约度评价第47-48页
    5.5 评价结果及分析第48-51页
        5.5.1 评价结果第48页
        5.5.2 原因分析第48-51页
第六章 嵊州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及措施第51-55页
    6.1 加强城市规划控制第51-52页
        6.1.1 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用地思想第51-52页
        6.1.2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第52页
        6.1.3 加强耕地保护提高城市扩张成本第52页
    6.2 通过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城市土地资源第52-53页
        6.2.1 深化城镇土地市场改革第52-53页
        6.2.2 改革财税体制第53页
    6.3 改善政府土地管理政策第53-55页
        6.3.1 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第53-54页
        6.3.2 提高工业园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致谢第58-59页
作者简介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
下一篇:设立我国遗产破产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