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0页 |
1.1 XML理论基础 | 第8-10页 |
1.1.1 什么是XML | 第8-9页 |
1.1.2 XML技术的主要特性 | 第9-10页 |
1.1.3 在XML基础上的电子商务标准 | 第10页 |
1.2 XML与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0-12页 |
1.2.1 XML与关系型数据库的发展概况 | 第11页 |
1.2.2 XML与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1.3 XML与数据交换现状 | 第12-16页 |
1.3.1 XML在数据交换方面的应用 | 第12-14页 |
1.3.2 XML模式与关系模式的相互转换现状 | 第14-16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20页 |
1.4.1 本文的背景 | 第16-17页 |
1.4.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第2章 企业间数据交换单据标准 | 第20-37页 |
2.1 从企业内到企业间的数据交换单据标准 | 第20-25页 |
2.1.1 MZMIS和CWMMIS中企业内数据交换的单据标准 | 第20-22页 |
2.1.2 CPMIS中企业内数据交换的单据标准 | 第22-23页 |
2.1.3 CPMIS中企业间数据交换的单据标准 | 第23-25页 |
2.2 采用面向对象方法提取商业单据标准 | 第25-35页 |
2.2.1 选择相关的关联类和类中的属性 | 第25-27页 |
2.2.2 给XML文档的DTD创建根元素 | 第27-28页 |
2.2.3 将类及其属性映射到XML文档DTD中的元素 | 第28-29页 |
2.2.4 确定根元素的元素内容并表达出类之间的路径方向 | 第29-30页 |
2.2.5 遍历路径,去掉有关联的类中的源类的标识 | 第30-32页 |
2.2.6 遍历路径,添加类对应的元素的内容 | 第32-33页 |
2.2.7 整理XML文档的DTD | 第33-3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3章 关系模式与XML模式的相互转换脚本 | 第37-49页 |
3.1 引言 | 第37-38页 |
3.2 定义从关系模式到XML模式的客户端转换脚本 | 第38-45页 |
3.3 定义从XML模式到关系模式的服务器端转换脚本 | 第45-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基于XML的通用数据转换系统 | 第49-69页 |
4.1 通用数据转换系统概述 | 第49-56页 |
4.1.1 使用构件的优点 | 第49-51页 |
4.1.2 通用数据转换系统的体系结构图、构件图、类图 | 第51-54页 |
4.1.3 通用数据转换系统与异构型数据库的连接 | 第54-56页 |
4.2 通用数据转换系统中的构件 | 第56-68页 |
4.2.1 通用数据转换系统中构件的归类 | 第56页 |
4.2.2 通用数据转换构件 | 第56-66页 |
4.2.3 转换脚本定义构件 | 第66-6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附录 | 第76-84页 |
附录1 订单XML模式(Schema) | 第76-79页 |
附录2 崇文门菜市场MIS订单XML发送转换脚本 | 第79-80页 |
附录3 朝批MIS订单XML接收转换脚本 | 第80-81页 |
附录4 商品报价单XML模式(Schema) | 第81-83页 |
附录5 朝批MIS商品报价单XML发送转换脚本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