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水土保持论文

坡耕地施加PAM降雨入渗产流及侵蚀产沙规律试验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页
    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5页
        2.1 入渗研究概况第8-11页
        2.2 坡面产流产沙研究概况第11-14页
        2.3 PAM增加入渗减少水土流失研究概况第14-15页
    3 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二章 PAM对坡耕地降雨入渗产流影响的试验研究第16-27页
    1 试验方法第16-17页
    2 理论依据第17页
    3 PAM对降雨入渗的影响第17-21页
        3.1 坡面降雨入渗特性分析第17-19页
        3.2 坡面降雨入渗影响因素分析第19-21页
            3.2.1 开始产流时间与坡度、雨强的关系第19-20页
            3.2.2 PAM覆盖度对入渗的影响第20页
            3.2.3 坡度对入渗的影响第20-21页
            3.2.4 雨强对入渗的影响第21页
    4 PAM对降雨产流的影响第21-26页
    5 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陡坡耕地施加PAM侵蚀产沙规律试验研究第27-49页
    1 试验方法第27-28页
    2 侵蚀产沙影响因素分析第28-40页
        2.1 坡度对侵蚀产沙的影响第29-32页
        2.2 坡长对侵蚀产沙的影响第32-35页
        2.3 PAM对侵蚀产沙的影响第35-37页
        2.4 雨强对侵蚀产沙的影响第37-40页
    3 不同因素下坡长对侵蚀产沙影响分析第40-47页
        3.1 不同雨强下坡长对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第40-42页
        3.2 施加PAM后坡长对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第42-45页
        3.3 不同坡度下坡长对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第45-47页
    4 小结第47-49页
第四章 坡耕地施加PAM临界剪切力变化试验研究第49-55页
    1 坡面侵蚀的基本理论第49-50页
    2 试验方法第50-51页
    3 结果分析第51-54页
        3.1 基本参数的确定第51-52页
        3.2 影响因素分析第52-54页
    4 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结论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附录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层辉光离子渗含钛表面冶金高速钢及其摩擦磨损特性的研究
下一篇:肝靶向十六酸拉米夫定酯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