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旅游地居民视角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感知研究--以宁乡县关山村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2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页
        1.2.2 实际意义第11-12页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12-22页
    2.1 理论基础第12-15页
        2.1.1 居民旅游感知研究的基本理论第12-13页
        2.1.2 相关概念界定第13-15页
    2.2 文献综述第15-22页
        2.2.1 可持续发展思想理论综述第15-16页
        2.2.2 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第16页
        2.2.3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综述第16-19页
        2.2.4 旅游地居民感知研究综述第19-21页
        2.2.5 综述述评第21-22页
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22-24页
    3.1 研究思路第22页
    3.2 研究方法第22-24页
4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设计第24-28页
    4.1 区域简介第24-26页
        4.1.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第24页
        4.1.2 区域旅游发展历程第24页
        4.1.3 城乡一体化建设概况第24-26页
    4.2 问卷设计与调查访谈第26-28页
        4.2.1 问卷设计第26-27页
        4.2.2 量表修订第27页
        4.2.3 问卷调查与访谈第27-28页
5 实证研究第28-50页
    5.1 信度和效度检验第28-29页
        5.1.1 信度检验第28页
        5.1.2 效度检验第28-29页
    5.2 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第29-30页
    5.3 因子分析第30-34页
        5.3.1 公因子提取第31页
        5.3.2 公因子命名和解释第31-34页
    5.4 关山村居民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感知分析第34-39页
        5.4.1 关山村居民对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感知第34-36页
        5.4.2 关山村居民对乡村旅游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感知第36-37页
        5.4.3 关山村居民对乡村旅游社会文化可持发展的感知第37-38页
        5.4.4 关山村居民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感知第38-39页
    5.5 关山村居民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感知的差异分析第39-50页
        5.5.1 性别与感知差异第39-41页
        5.5.2 年龄与感知差异第41-42页
        5.5.3 教育程度与感知差异第42-44页
        5.5.4 人员类型与感知差异第44-45页
        5.5.5 居住年限与感知差异第45-46页
        5.5.6 平均月收入与感知差异第46-48页
        5.5.7 旅游类收益占家庭收入比重与感知差异第48-50页
6 结论和建议第50-54页
    6.1 研究结论第50-52页
        6.1.1 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第50-51页
        6.1.2 乡村旅游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第51页
        6.1.3 乡村旅游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方面第51-52页
    6.2 对策建议第52-53页
        6.2.1 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第52-53页
        6.2.2 乡村旅游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第53页
        6.2.3 乡村旅游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第53页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第53-54页
        6.3.1 研究局限第53页
        6.3.2 研究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附录第58-63页
致谢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徒步旅游行为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长沙市大学生为例
下一篇:山地度假旅游体验价值、满意度、重游意愿的关系研究--以大围山旅游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