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静磁场模型的图像局部重建算法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数字图像重建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基于纹理合成的图像重建 | 第11页 |
1.2.2 基于几何特征的图像重建 | 第11-13页 |
1.3 本文研究工作 | 第13-14页 |
第2章 数字图像重建基础理论 | 第14-22页 |
2.1 数字图像重建基本概念 | 第14-16页 |
2.1.1 数字图像重建的模型分析 | 第14页 |
2.1.2 传统数字图像重建与准确重建 | 第14-15页 |
2.1.3 数字图像重建算法的评价标准 | 第15-16页 |
2.2 图像局部纹理与稳定场模型 | 第16-21页 |
2.2.1 稳定场概念 | 第16-17页 |
2.2.2 数字图像局部纹理与稳定场的结合 | 第17页 |
2.2.3 图像局部区域下的稳定场模型 | 第17-19页 |
2.2.4 基于稳定场模型的图像重建算法初步探索 | 第19-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基于静磁场模型的图像局部区域重建 | 第22-38页 |
3.1 引言 | 第22页 |
3.2 从数理稳定场到图像局部纹理的一般稳定场 | 第22-23页 |
3.3 图像局部纹理的静磁场模型 | 第23-26页 |
3.3.1 静磁场与图像局部纹理的分析 | 第23-24页 |
3.3.2 静磁场方程与模型的建立 | 第24-25页 |
3.3.3 图像局部重建模型的求解 | 第25-26页 |
3.4 重建模型的数值实现 | 第26-30页 |
3.4.1 磁通量计算 | 第26-27页 |
3.4.2 引入场方向导数 | 第27-29页 |
3.4.3 像素影响函数的数值实现 | 第29-30页 |
3.5 梯度及梯度计算模式 | 第30-32页 |
3.6 实验仿真及分析 | 第32-37页 |
3.6.1 对典型几何图形的重建与分析 | 第32-34页 |
3.6.2 对灰度图像的重建与分析 | 第34-35页 |
3.6.3 对彩色图像的重建与分析 | 第35-36页 |
3.6.4 重建结果的定量比较 | 第36-3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面向图像边缘重建的梯度计算分析 | 第38-55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基于就近原则的单向梯度计算 | 第38-42页 |
4.2.1 数字图像的常用梯度计算方式 | 第38-40页 |
4.2.2 单向梯度计算 | 第40-41页 |
4.2.3 就近原则 | 第41-42页 |
4.3 基于就轴原则的单向梯度计算 | 第42-50页 |
4.3.1 坐标系的位置分析 | 第42-43页 |
4.3.2 作用像素点的梯度分析 | 第43-44页 |
4.3.3 就轴原则的计算分析 | 第44-50页 |
4.4 一种新的面向图像局部重建的梯度计算模式 | 第50-51页 |
4.5 仿真实验及分析 | 第51-54页 |
4.5.1 几何图形的鲁棒性实验 | 第51-53页 |
4.5.2 实际图像的重建实验 | 第53-5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5.1 总结 | 第55-56页 |
5.2 展望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附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