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及评估意义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10页 |
1.2.1 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2.2 存在问题 | 第10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0-1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0-12页 |
第2章 世界地质公园概况 | 第12-25页 |
2.1 世界地质公园的概念 | 第12-13页 |
2.2 世界地质公园发展历程 | 第13-16页 |
2.3 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指南标准 | 第16-19页 |
2.3.1 网络指南标准 | 第16-17页 |
2.3.2 世界地质公园申请程序 | 第17-19页 |
2.4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评估现状 | 第19-25页 |
2.4.1 评估标准 | 第19-20页 |
2.4.2 评估流程 | 第20-22页 |
2.4.3 现场评估工作要点 | 第22页 |
2.4.4 评估现状 | 第22-25页 |
第3章 各公园具体情况综述 | 第25-49页 |
3.1 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 | 第25-27页 |
3.1.1 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资源 | 第25页 |
3.1.2 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历程 | 第25页 |
3.1.3 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建设成果 | 第25-26页 |
3.1.4 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评估意见 | 第26-27页 |
3.2 泰山世界地质公园 | 第27-29页 |
3.2.1 泰山世界地质公园资源 | 第27-28页 |
3.2.2 泰山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历程 | 第28页 |
3.2.3 泰山世界地质公园建设成果 | 第28页 |
3.2.4 泰山世界地质公园评估意见 | 第28-29页 |
3.3 黄山世界地质公园 | 第29-31页 |
3.3.1 黄山世界地质公园资源 | 第29-30页 |
3.3.2 黄山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历程 | 第30页 |
3.3.3 黄山世界地质公园建设成果 | 第30页 |
3.3.4 黄山世界地质公园评估意见 | 第30-31页 |
3.4 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 | 第31-32页 |
3.4.1 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资源 | 第31页 |
3.4.2 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历程 | 第31页 |
3.4.3 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建设成果 | 第31-32页 |
3.4.4 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评估意见 | 第32页 |
3.5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 | 第32-35页 |
3.5.1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资源 | 第32-33页 |
3.5.2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历程 | 第33页 |
3.5.3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建设成果 | 第33-34页 |
3.5.4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评估意见 | 第34-35页 |
3.6 房山世界地质公园 | 第35-37页 |
3.6.1 房山世界地质公园资源 | 第35页 |
3.6.2 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历程 | 第35页 |
3.6.3 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建设成果 | 第35-36页 |
3.6.4 房山世界地质公园评估意见 | 第36-37页 |
3.7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 | 第37-39页 |
3.7.1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资源 | 第37页 |
3.7.2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历程 | 第37-38页 |
3.7.3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建设成果 | 第38页 |
3.7.4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评估意见 | 第38-39页 |
3.8 自贡世界地质公园 | 第39-42页 |
3.8.1 自贡世界地质公园资源 | 第39-40页 |
3.8.2 自贡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历程 | 第40页 |
3.8.3 自贡世界地质公园建设成果 | 第40页 |
3.8.4 自贡世界地质公园评估意见 | 第40-42页 |
3.9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 | 第42-43页 |
3.9.1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资源 | 第42页 |
3.9.2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历程 | 第42-43页 |
3.9.3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建设成果 | 第43页 |
3.9.4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评估意见 | 第43页 |
3.10 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 | 第43-45页 |
3.10.1 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资源 | 第43-44页 |
3.10.2 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历程 | 第44页 |
3.10.3 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建设成果 | 第44页 |
3.10.4 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评估意见 | 第44-45页 |
3.11 评估存在的共性问题 | 第45-49页 |
3.11.1 公园边界范围与整体统一形象问题 | 第46页 |
3.11.2 专业人才队伍匮乏 | 第46-47页 |
3.11.3 缺少对外交流与合作 | 第47页 |
3.11.4 科研与科普力度不够 | 第47页 |
3.11.5 网站信息单一、社区参与较少 | 第47-49页 |
第4章 世界地质公园的评估意义 | 第49-55页 |
4.1 世界地质公园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 第49-52页 |
4.1.1 促进了地质遗迹保护 | 第49页 |
4.1.2 促进了景区功能完善 | 第49页 |
4.1.3 促进了地学知识普及 | 第49-50页 |
4.1.4 促进了网络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 第50页 |
4.1.5 促进地方旅游经济业健康快速发展 | 第50-52页 |
4.2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52-53页 |
4.2.1 缺乏地质公园法律保障 | 第52页 |
4.2.2 管理体制层次不一 | 第52页 |
4.2.3 重申报、轻管理 | 第52-53页 |
4.3 评估整改措施 | 第53-54页 |
4.3.1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 第53页 |
4.3.2 抓好基础工作完善升级 | 第53页 |
4.3.3 加强人才培养 | 第53-54页 |
4.3.4 抓好地质资源统一管理 | 第54页 |
4.3.5 抓好公园品牌宣传营销 | 第54页 |
4.3.6 加强地质公园间合作与交流 | 第54页 |
4.4 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要点 | 第54-55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