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论文

省级人大代表履职问题研究--以H省人大为例

中文摘要第4-7页
英文摘要第7-12页
引言第17-31页
    一、研究意义与目标第17-19页
        (一) 研究意义第17-19页
        (二) 研究目标第19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5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19-21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21-25页
    三、核心概念界定第25-27页
        (一) 人大代表第25-27页
        (二) 人大代表履职第27页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7-29页
        (一) 基本思路第27-28页
        (二) 研究方法第28-29页
    五、研究重点与难点第29页
    六、理论创新与实践价值第29-31页
第一章 人大代表履职制度的理论渊源第31-48页
    一、人民主权理论第31-33页
        (一) 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第31-32页
        (二) 马克思的人民主权思想第32-33页
    二、代议制理论第33-45页
        (一) 近代西方学者的代议制理论第33-39页
        (二) 马克思主义的代议制思想第39-45页
    三、代表制理论第45-48页
        (一) 强制委托论第45-46页
        (二) 代表责任论第46页
        (三) 集中代表论第46-48页
第二章 人大代表履职制度的实践发展第48-60页
    一、人大代表履职制度的历史沿革第48-57页
        (一) 建国初期人大代表履职制度概况(1954—1957年)第48-51页
        (二) 反右和“文革”时期人大代表履职制度概况(1957—1978年)第51-52页
        (三) 改革开放以来人大代表履职制度概况(1978年—至今)第52-57页
    二、人大代表履职制度的现实基础第57-60页
        (一) 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对人大代表履职提出新要求第57-58页
        (二) 人大代表履职的法律法规日益健全第58页
        (三) 人大代表履职的制度环境不断优化第58-60页
第三章 人大代表履职的内涵、保障与监督第60-76页
    一、人大代表履职的基本内涵第60-65页
        (一) 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的主要职责第60-63页
        (二) 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主要职责第63-65页
    二、人大代表的履职保障第65-71页
        (一) 言论免责权第65-67页
        (二) 人身特别保护权第67-68页
        (三) 知情知政权第68-69页
        (四) 时间、物质和组织保障第69-70页
        (五) 代表建议的办理第70-71页
    三、人大代表的履职监督第71-76页
        (一) 履职监督的主体、内容与方式第72-73页
        (二) 对人大代表的罢免第73-74页
        (三) 暂时停止执行代表职务第74页
        (四) 人大代表资格的终止第74-76页
第四章 H省级人大代表履职状况分析第76-105页
    一、H省人大建设概况第76-85页
        (一) H省人大建设的历史沿革第76-81页
        (二) H省级人大代表履职成效第81-85页
    二、H省级人大代表履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85-105页
        (一) 人大代表的代表性问题第85-90页
        (二) 人代会期间人大代表履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90-99页
        (三) 人代会闭会期间代表履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99-102页
        (四) 人大代表履职保障与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02-105页
第五章 影响人大代表履职的因素分析第105-118页
    一、素质层面第105-110页
        (一) 代表意识不强,影响履职主动性第105-107页
        (二) 知识素质不足,影响履职积极性第107-109页
        (三) 能力素质欠缺,影响履职实效性第109-110页
    二、法律层面第110-115页
        (一) 立法缺陷的存在第110-114页
        (二) 有的法律缺乏实施细则或程序性规定第114页
        (三) 公众参与立法的机制不畅第114-115页
    三、制度层面第115-118页
        (一) 选举制度不完善第115-116页
        (二) 履职保障制度不健全第116-117页
        (三) 履职监督制度难落实第117-118页
第六章 增强人大代表履职效果的基本思路第118-132页
    一、完善选举制度第118-121页
        (一) 适时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第118-119页
        (二) 改革候选人提名制度第119-120页
        (三) 适度引入竞争机制第120页
        (四) 优化代表组成结构第120-121页
    二、优化代表履职环境第121-129页
        (一) 健全代表履职保障机制第121-124页
        (二) 建立代表履职评价体系第124-127页
        (三) 完善代表履职监督制度第127-129页
    三、增强代表履职能力第129-132页
        (一) 强化角色认知教育,提高代表履职意识第129页
        (二) 加大学习培训力度,注入代表履职活力第129-130页
        (三) 增强代表政治效能感,提升代表履职实效第130-132页
结论第132-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45页
后记第145-14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途径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疗效探讨
下一篇:Rapamycin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途径保护光损伤中视网膜感光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