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民族学论文--民族性、民族心理论文

认同能力建设与边疆安全治理研究

致谢第5-7页
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1 绪论第16-49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6-20页
        1.1.1 研究背景第16-19页
        1.1.2 研究意义第19-20页
    1.2 国内外关于中国边疆安全治理研究综述第20-27页
        1.2.1 国外有关中国边疆安全治理研究综述第20-21页
        1.2.2 国内有关中国边疆安全治理研究综述第21-26页
        1.2.3 对国内外中国边疆安全治理研究的评价第26-27页
    1.3 国内外有关边疆认同安全研究综述第27-33页
        1.3.1 国外关于边疆认同安全研究第27-30页
        1.3.2 国内有关边疆认同安全研究综述第30-33页
        1.3.3 对国内外有关边疆认同安全研究的综合评价第33页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33-36页
    1.5 研究方法第36-37页
    1.6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第37-38页
        1.6.1 研究重点第37页
        1.6.2 研究难点第37-38页
        1.6.3 创新点第38页
    1.7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38-49页
        1.7.1 “边疆”概念的界定第38-43页
        1.7.2 “安全治理”概念的界定第43-46页
        1.7.3 “认同危机”与“认同安全”概念的界定第46-47页
        1.7.4 “认同能力建设”概念的界定第47-49页
2 认同与安全理论第49-69页
    2.1 “认同”的概念、内涵与特征第49-57页
        2.1.1 “认同”的概念第49-51页
        2.1.2 “认同”的内涵第51-56页
        2.1.3 “认同”的特征第56-57页
    2.2 认同的安全属性第57-61页
        2.2.1 安全是一种主体间的认同建构第57-59页
        2.2.2 安全与“认同危机”密切相关第59-61页
    2.3 “认同”与安全的关系第61-69页
3 认同安全的建构与维护:边疆安全治理的根本第69-95页
    3.1 中国边疆主要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第69-71页
    3.2 中国边疆安全威胁的识别与评估第71-78页
    3.3 中国边疆安全治理的“双重困境”第78-90页
        3.3.1 边疆安全治理的现实困境第78-82页
        3.3.2 边疆安全治理的认同困境第82-90页
    3.4 认同安全的建构和维护:边疆安全治理的根本第90-95页
4 认同与安全:国内外安全治理的考察及其思考第95-106页
    4.1 “认同”缺失:传统安全维护模式的困境第95页
    4.2 “认同”与合作:国际安全维护方略的积极思想第95-99页
    4.3 认同危机:国际安全治理的失败教训第99-101页
    4.4 认同整合:国际安全治理的成功经验第101-103页
    4.5 和合认同:中国古代边疆安全治理方略第103-106页
5 “认同”建构与“选择性”安全化:边疆安全治理新范式第106-136页
    5.1 “选择性”安全化:“安全化”理论的新拓展第106-116页
        5.1.1 “安全化”:安全议题的“社会建构”及其不足第106-113页
        5.1.2 “选择性”安全化——“选择性”再建构的“有效性”考量第113-116页
    5.2 “选择性”安全化的价值取向第116-120页
    5.3 “选择性”安全化的路径选择第120-124页
    5.4 “选择性”安全化的价值支点第124-130页
        5.4.1 “人的安全”与“国家安全”的不同争论及其思考第124-125页
        5.4.2 中国边疆安全治理的价值支点第125-130页
    5.5 “选择性”安全化的认同基础第130-136页
6 认同能力建设:边疆安全治理新方略第136-160页
    6.1 树立“认同安全”建构和维护新理念,探究认同能力建设新方略第136-140页
    6.2 认同整合:边疆安全治理的国内维度第140-150页
    6.3 认同建构:边疆安全治理的跨国维度第150-160页
7 认同能力建设与边疆安全治理案例研究第160-238页
    7.1 身份认同的错位与交融:边疆安全治理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第160-184页
        7.1.1 边疆少数民族身份认同与边疆安全关系第160-166页
        7.1.2 身份认同的错位及其对边疆安全的影响第166-168页
        7.1.3 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发生错位的驱动因素第168-174页
        7.1.4 促进少数民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交融、维护边疆安全方略第174-184页
    7.2 认同危机与“东突”问题治理第184-238页
        7.2.1 “东突”势力制造认同危机第185-195页
        7.2.2 “东突”势力制造认同危机的表现形式第195-207页
        7.2.3 “东突”势力国际化运动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思考第207-213页
        7.2.4 “东突”问题及一部分维吾尔族认同危机形成的驱动因素第213-221页
        7.2.5 认同能力建设与“东突”问题治理第221-238页
8 结语第238-242页
    8.1 主要结论与研究不足第238-240页
        8.1.1 主要结论第238-240页
        8.1.2 研究不足第240页
    8.2 研究展望:从“边疆安全治理研究”到“边疆安全学”第240-242页
参考文献第242-251页
    专著第242-246页
    论文第246-251页
作者简历第251页
在学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第251-252页

论文共2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机关协同OA系统关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磁控溅射卷绕镀膜设备运行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