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废水培养富油微藻的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3页 |
·引言 | 第14-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6-21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1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微藻筛选 | 第23-31页 |
·引言 | 第23页 |
·实验部分 | 第23-27页 |
·实验原料 | 第23-25页 |
·实验药品 | 第25页 |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培养方法 | 第25页 |
·测定方法 | 第25-26页 |
·异养能力考察 | 第26页 |
·不同培养方式下生长产油能力 | 第26-27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7-30页 |
·微藻粗脂含量及脂肪酸成分组成 | 第27-28页 |
·异养能力考察 | 第28-29页 |
·不同培养方式下的产油能力 | 第29-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微藻紫外诱变及产油条件优化 | 第31-39页 |
·引言 | 第31页 |
·实验部分 | 第31-34页 |
·实验材料 | 第31-32页 |
·实验药品 | 第32页 |
·实验仪器 | 第32页 |
·紫外诱变 | 第32-33页 |
·部分析因实验设计筛选实验 | 第33页 |
·正交实验 | 第33-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38页 |
·紫外诱变 | 第34-35页 |
·部分析因实验设计结果 | 第35-37页 |
·正交实验结果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造纸黑液成分分析及对栅藻的影响研究 | 第39-46页 |
·引言 | 第39页 |
·实验部分 | 第39-43页 |
·实验原料 | 第39页 |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39-40页 |
·成分分析 | 第40-42页 |
·造纸黑液对栅藻生长的影响 | 第42-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5页 |
·废水成分分析 | 第43-44页 |
·造纸黑液对栅藻生长的影响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黑液水解液培养富油微藻 | 第46-57页 |
·引言 | 第46页 |
·实验部分 | 第46-49页 |
·实验原料 | 第46-47页 |
·实验药品 | 第47页 |
·实验仪器 | 第47页 |
·直接水解 | 第47页 |
·脱木素后水解 | 第47-48页 |
·水解中抑制物对微藻生长的影响 | 第48页 |
·水解液脱色脱毒 | 第48-49页 |
·利用黑液水解液培养栅藻 | 第49页 |
·半纤维素酶水解 | 第49页 |
·半纤维素酶水解液培养栅藻 | 第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6页 |
·不同水解方法下的还原糖含量 | 第49-51页 |
·水解液成分分析 | 第51页 |
·抑制物对栅藻生长的影响 | 第51-53页 |
·水解液脱色脱毒 | 第53页 |
·脱毒酶水解液培养栅藻的研究 | 第53-55页 |
·半纤维素水解液培养栅藻的研究 | 第55-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60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讨论 | 第58-59页 |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附录 | 第66-68页 |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