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能源接入的主动配电网典型系统构建与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术语与定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外关于ADN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关于ADN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典型系统的构成 | 第15-19页 |
·典型系统研究的技术范围 | 第15-16页 |
·典型系统的特点 | 第16-17页 |
·中压配电网示例系统 | 第16页 |
·分布式能源 | 第16-17页 |
·示例系统的基本结构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典型系统的构建方法 | 第19-43页 |
·构建原则 | 第19页 |
·满足设计的灵活性 | 第19-20页 |
·实现对负荷变化的适应性 | 第20-21页 |
·实现馈线截面系列的经济性和优化供电能力 | 第21-40页 |
·中压馈线截面选择方法概述 | 第21-24页 |
·单位距离下导线截面的选择方法 | 第24-30页 |
·载荷供电距离的概述 | 第30-32页 |
·给定距离下中压馈线截面系列的确定 | 第32-36页 |
·馈线容量与DER接纳能力的关系分析 | 第36-37页 |
·经济载荷供电距离的调整方式 | 第37-39页 |
·与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的比较 | 第39-40页 |
·满足变压器容量选择的经济性 | 第40-42页 |
·配电变压器的选择 | 第40-41页 |
·变电站主变的选择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示例系统的参数设计 | 第43-60页 |
·线路参数 | 第43-47页 |
·架空线路的参数计算 | 第44-45页 |
·地下电缆的参数计算 | 第45-47页 |
·变压器参数 | 第47-48页 |
·高压等值电网参数 | 第48页 |
·负荷参数 | 第48-52页 |
·分布式能源参数 | 第52-59页 |
·DG的定义和分类 | 第53-54页 |
·DG的经济性参数 | 第54-56页 |
·ESS的定义和分类 | 第56-57页 |
·ESS的技术性参数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典型系统的应用实例 | 第60-87页 |
·典型系统的应用范围 | 第60-61页 |
·经济性问题 | 第60页 |
·技术性问题 | 第60-61页 |
·DG接入的配电系统线损研究 | 第61-68页 |
·含DG的配电网潮流分析 | 第61-63页 |
·系统线路损耗分析 | 第63-66页 |
·计算方案和流程 | 第66-68页 |
·系统线损仿真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68-79页 |
·系统参数 | 第68页 |
·DG接入容量对线损的影响 | 第68-74页 |
·DG接入位置对线损的影响 | 第74-77页 |
·DG接入数量对线损的影响 | 第77-78页 |
·DG运行方式对线损的影响 | 第78-79页 |
·DG接入对馈线电压分布的影响研究 | 第79-81页 |
·DG接入对电压影响的仿真计算和结果分析 | 第81-86页 |
·基本试验 | 第81-83页 |
·DG出力变化试验 | 第83-84页 |
·DG接入位置变化试验 | 第84-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87-89页 |
·结论 | 第87-88页 |
·展望 | 第88-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89-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5页 |
附录Ⅰ 经济载荷范围计算方法 | 第95-96页 |
附录Ⅱ 载荷供电距离计算方法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