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

论我国司法效率的提升--以纠纷产生的根源为视角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1页
一、司法效率的含义及在当前我国的困境第12-17页
    (一) 司法效率的概念及构成要素第12-15页
        1. 司法效率的概念第13-14页
        2. 司法效率的构成要素第14-15页
    (二) 我国司法中“案多人少”的困境第15-17页
        1. “案多”的现状与根源第15-16页
        2. “案多人少”所产生的负面效应第16-17页
二、我国提升司法效率的做法及局限第17-24页
    (一) 历史上的做法:侧重以宋朝的“务限法”为例第17-18页
    (二) 当前中国的典型做法第18-23页
        1. 加强审判管理第18-19页
        2. 推行小额速裁机制第19-20页
        3. 法官单独序列改革第20-21页
        4.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第21-23页
    (四) 既有做法的局限第23-24页
三、为什么要着眼于纠纷产生的根源来提升我国司法效率?第24-30页
    (一) 很多社会纠纷有着共同的矛盾点第24页
    (二) 案件增长不均衡背后体现着集中的社会问题第24-27页
        1. 两个极端案例第25-26页
        2. 由案例引申出的两种根源性解决路径第26-27页
    (三) 纠纷的根源性化解:相关因素分析第27-30页
        1. 纠纷根源性化解与公民守法第27-28页
        2. 纠纷根源性化解与“规范内化”第28-29页
        3. 纠纷根源性化解与能动司法第29-30页
四、提升司法效率的应对之策第30-38页
    (一) “同源”案件合并解决化解社会纠纷的共同矛盾第30-32页
        1. 合并审判的事例与推广第30-31页
        2. “多案并调”的事例与推广第31-32页
    (二) 借法院原有三项制度预防控制诉讼纠纷背后的集中社会问题第32-36页
        1. 建立独立与法院的司法统计制度第33-34页
        2. 建立新闻媒体主导的司法宣传制度第34-35页
        3. 建立更具说服力执行力的司法建议制度第35页
        4. 上述三种制度的关系第35-36页
    (三) 建立法院全体法官参与的研讨体系发现纠纷产生根源第36-38页
        1. 体系与原理第36-37页
        2. 运行机制及作用第37-38页
结语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2页
致谢第42-43页
附件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理解与适用
下一篇:论我国公司清算程序制度及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