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课题背景及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架桥机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 | 第11-17页 |
1.2.1 架桥机的发展历程 | 第11-12页 |
1.2.2 国内外架桥机的发展现状 | 第12-17页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1.4 JQD32M/500T单臂箱梁架桥机的简单介绍 | 第18-19页 |
第2章 JQD32M/500T单臂箱梁架桥机的主要结构和工作过程 | 第19-28页 |
2.1 架桥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 第19页 |
2.2 架桥机的主要结构 | 第19-24页 |
2.2.1 机臂主梁总成 | 第20页 |
2.2.2 吊挂 | 第20-21页 |
2.2.3 支撑柱 | 第21-23页 |
2.2.4 吊梁行车 | 第23-24页 |
2.3 架桥机作业过程 | 第24-27页 |
2.3.1 架桥机的架梁作业过程 | 第24-25页 |
2.3.2 架桥机的过孔作业过程 | 第25-26页 |
2.3.3 架桥机的转场及过隧道作业过程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基于Midas的架桥机的主要承重部件结构的设计与计算 | 第28-41页 |
3.1 Midas软件介绍 | 第28-29页 |
3.2 机臂主梁模型的建立和各不利工况下的理论分析 | 第29-30页 |
3.3 各最不利工况主梁分析 | 第30-39页 |
3.3.1 工况1架桥机尾部待喂梁工况 | 第30-32页 |
3.3.2 工况2架梁首跨落梁工况 | 第32-34页 |
3.3.3 工况3两吊梁小车吊梁对中于2号柱 | 第34-36页 |
3.3.4 工况4两吊梁小车与尾跨同时提梁 | 第36-37页 |
3.3.5 工况5悬臂过孔工况 | 第37-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JQD32M/500T单臂箱梁架桥机的主要零部件的设计计算 | 第41-50页 |
4.1 机臂主梁的设计计算 | 第41-43页 |
4.1.1 机臂主梁的强度设计 | 第41页 |
4.1.2 耳梁的设计计算 | 第41-42页 |
4.1.3 连接销轴的设计计算 | 第42-43页 |
4.2 一号支撑柱的设计计算 | 第43-46页 |
4.2.1 上横梁的设计计算 | 第43-44页 |
4.2.2 支撑梁的设计计算 | 第44-46页 |
4.2.3 伸缩套销轴的设计计算 | 第46页 |
4.3 二号支撑住的设计计算 | 第46-48页 |
4.3.1 上横梁计算 | 第46-47页 |
4.3.2 伸缩套销轴计算 | 第47-48页 |
4.4 三号支撑柱的设计计算 | 第48-49页 |
4.4.1 上横梁 | 第48-49页 |
4.4.2 销轴计算 | 第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基于ANSYS的架桥机的主要部件的分析 | 第50-65页 |
5.1 ANSYS软件介绍 | 第50-52页 |
5.1.1 有限元法的介绍 | 第50-51页 |
5.1.2 ANSYS Workbench软件简介 | 第51-52页 |
5.2 架桥机有限元模型简化 | 第52-53页 |
5.3 一号支撑柱的分析 | 第53-57页 |
5.4 二号支撑柱的分析 | 第57-60页 |
5.5 三号支撑柱的分析 | 第60-6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5-67页 |
6.1 结论 | 第65-66页 |
6.2 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