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符号说明 | 第14-15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15-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0页 |
1.1 多小区协作的发展背景 | 第17-19页 |
1.2 多小区协作的研究进展 | 第19-23页 |
1.2.1 上行联合检测 | 第20-22页 |
1.2.2 下行联合预编码 | 第22-23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3-25页 |
1.3.1 上行迭代干扰消除 | 第23-25页 |
1.3.2 下行协作波束赋形 | 第25页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5-26页 |
1.5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6-30页 |
第二章 多小区上行迭代干扰消除的可达速率域研究 | 第30-60页 |
2.1 引言 | 第30-31页 |
2.2 格码理论以及嵌套格码在AWGN信道中的可达容量域 | 第31-39页 |
2.2.1 格理论简介 | 第31-33页 |
2.2.2 嵌套格编码 | 第33-35页 |
2.2.3 MLAN信道 | 第35-37页 |
2.2.4 MLAN信道的容量 | 第37-39页 |
2.3 基于嵌套格码的迭代干扰消除方法 | 第39-50页 |
2.3.1 非MLAN信道下的可达速率域 | 第40-45页 |
2.3.2 MLAN信道下的迭代干扰消除与可达速率上界估计 | 第45-50页 |
2.4 线性Wyner模型网络下的迭代干扰消除速率分析 | 第50-53页 |
2.4.1 非MLAN信道下的可达速率域 | 第51-53页 |
2.4.2 MLAN信道下可达速率上界估计 | 第53页 |
2.5 一般多小区网络下迭代干扰消除的收敛性与可达速率 | 第53-5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2.7 本章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第三章 多小区大规模MIMO网络中的上行迭代干扰消除方法研究 | 第60-90页 |
3.1 引言 | 第60-61页 |
3.2 系统模型与MMSE估计理论 | 第61-66页 |
3.2.1 信道响应模型 | 第62页 |
3.2.2 导频信号模型 | 第62-64页 |
3.2.3 数据信号模型 | 第64-65页 |
3.2.4 MMSE估计理论 | 第65-66页 |
3.3 信道估计与多小区干扰消除 | 第66-79页 |
3.3.1 信道估计 | 第66-69页 |
3.3.2 两小区网络迭代干扰消除 | 第69-73页 |
3.3.3 多小区网络迭代干扰消除 | 第73-74页 |
3.3.4 迭代干扰消除的收敛性分析 | 第74-77页 |
3.3.5 去中心化实现与复杂度分析 | 第77-79页 |
3.4 部分符号估计硬判决后的MMSE干扰消除 | 第79-83页 |
3.4.1 部分符号估计的硬判决 | 第79-81页 |
3.4.2 干扰估计及估计误差协方差矩阵的重构 | 第81-83页 |
3.5 迭代干扰消除性能仿真 | 第83-88页 |
3.5.1 完美信道估计下的迭代干扰消除 | 第83-86页 |
3.5.2 非完美信道估计下的迭代干扰消除 | 第86-8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88页 |
3.7 本章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第四章 多小区下行链路的并行与分布式波束赋形设计算法研究 | 第90-115页 |
4.1 引言 | 第90-92页 |
4.2 系统模型与优化问题建模 | 第92-101页 |
4.2.1 信号传输模型 | 第94-95页 |
4.2.2 优化问题的等价转换 | 第95-101页 |
4.3 问题的分层分解 | 第101-108页 |
4.3.1 问题分解 | 第101-104页 |
4.3.2 子问题的并行求解 | 第104-107页 |
4.3.3 参数选择 | 第107-108页 |
4.4 数值结果 | 第108-113页 |
4.4.1 HetNet | 第108-110页 |
4.4.2 多小区大规模MIMO网络 | 第110-11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13页 |
4.6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13-11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5-117页 |
5.1 总结 | 第115-116页 |
5.2 展望 | 第116-117页 |
致谢 | 第117-11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