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烟草赤星病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方法 | 第11-14页 |
·烟草赤星病的发生 | 第11-12页 |
·烟草赤星病的危害 | 第12-13页 |
·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方法 | 第13-14页 |
·生物防治 | 第14-17页 |
·使用诱抗剂促进植物产生抗病性 | 第14-15页 |
·利用微生物源制剂防治 | 第15-16页 |
·利用植物源制剂防治 | 第16-17页 |
·培育转基因烟草 | 第17页 |
·芽孢杆菌在烟草赤星病生物防治中的研究 | 第17-20页 |
·芽孢杆菌属(Bacillus)的分类特征和分类鉴定法 | 第17-18页 |
·芽孢杆菌在烟草赤星病中的应用 | 第18页 |
·芽孢杆菌的分离筛选 | 第18-19页 |
·芽孢杆菌的生物防治机制 | 第19-20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2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烟草赤星病菌拮抗芽孢杆菌的分离与筛选 | 第21-2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2页 |
·材料 | 第21页 |
·烟草根际土壤、烟叶的采集 | 第21页 |
·烟草根际土壤、烟草叶围拮抗芽孢杆菌的分离和筛选 | 第21-2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2-25页 |
·烟草根际土壤和烟草叶围芽孢杆菌的分离 | 第22页 |
·烟草根际土壤和烟草叶围拮抗芽孢杆菌的筛选 | 第22-24页 |
·强活性拮抗菌的复筛 | 第24-25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25-27页 |
第三章 菌株 M-07 的鉴定 | 第27-3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7-29页 |
·材料 | 第27页 |
·方法 | 第27-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4页 |
·菌株 M-07 形态学特征 | 第29-30页 |
·M-07 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与生长特性 | 第30-32页 |
·菌株 M-07 的 16S rDNA 鉴定 | 第32-34页 |
·小结与分析 | 第34-35页 |
第四章 菌株 M-07 防效测定 | 第35-3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5-36页 |
·材料 | 第35页 |
·方法 | 第35-3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6-37页 |
·离体试验 | 第36-37页 |
·田间小区试验 | 第37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37-38页 |
第五章 菌株 M-07 功能初探 | 第38-4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39页 |
·材料 | 第38页 |
·方法 | 第38-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0页 |
·拮抗芽孢杆菌对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39页 |
·对烟草赤星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39-40页 |
·拮抗芽孢杆菌对烟草赤星病菌致病性的影响 | 第40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作者简介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