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8-14页 |
| 1.1 运动模糊图像复原算法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页 |
| 1.2 面向单幅或多幅图像的运动模糊复原 | 第8-10页 |
| 1.3 面向视频图像的运动模糊复原 | 第10-12页 |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2-14页 |
| 2 运动模糊图像复原算法 | 第14-24页 |
| 2.1 模糊图像的形成 | 第14-15页 |
| 2.2 二维卷积与卷积核 | 第15-16页 |
| 2.3 卷积核的估计 | 第16-18页 |
| 2.3.1 通过观测图像进行估计 | 第16页 |
| 2.3.2 借助实验设备进行估计 | 第16-17页 |
| 2.3.3 建模估计 | 第17-18页 |
| 2.4 反卷积 | 第18-20页 |
| 2.4.1 逆滤波法 | 第18-19页 |
| 2.4.2 Wiener滤波 | 第19-20页 |
| 2.5 模糊图像复原质量评价准则 | 第20-22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 3 多尺度的GRRL复原算法 | 第24-36页 |
| 3.1 摄像机成像原理 | 第24-26页 |
| 3.2 射影运动模糊模型 | 第26页 |
| 3.3 多尺度GRRL复原算法构造 | 第26-32页 |
| 3.3.1 Richardson Lucy算法 | 第27页 |
| 3.3.2 GRRL算法 | 第27-30页 |
| 3.3.3 多尺度的细节层复原 | 第30-32页 |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2-34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 4 基于模糊区域检测的图像复原算法 | 第36-50页 |
| 4.1 基于改进的KURTOSIS特征的模糊区域检测 | 第36-43页 |
| 4.2 基于运动区域检测的视频复原 | 第43-48页 |
| 4.2.1 运动区域检测的模糊度判定 | 第44-45页 |
| 4.2.2 模糊核的估计 | 第45-48页 |
| 4.3 视频复原及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5 总结和展望 | 第50-52页 |
| 5.1 总结 | 第50页 |
| 5.2 展望 | 第50-52页 |
| 致谢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附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