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科学、科学研究论文--情报学、情报工作论文--情报资料的处理论文--情报资料的分析和研究论文

基于引文分析法的古代消渴相关方剂文献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前言第11-12页
第一部分 统计方法及引文分析指标第12-14页
    一、数据来源第12-14页
        (一)检索词第12-13页
        (二)古籍中消渴相关方剂的提取规范第13页
        (三)古籍成书年代及其间先后次序的判定原则第13页
        (四)古籍中消渴相关方剂引用关系的判定原则第13-14页
    二、引文分析指标第14页
第二部分 数据与讨论第14-83页
    一、以古医籍为单位的总体引文分析指标结果第14-15页
        (一)引文量结果第14页
        (二)自引量分析第14-15页
    二、中国古代各历史阶段消渴相关方剂核心古籍的提出第15-57页
        (一)先秦两汉时期第15页
        (二)魏晋隋唐五代时期第15-23页
        (三)宋金元时期第23-36页
        (四)明朝时期第36-46页
        (五)清朝前中期(至1840年)第46-57页
    三、各历史阶段消渴相关方剂核心古籍时间变化曲线第57-68页
        (一)核心中医古籍时间衰减曲线第57-61页
        (二)各时代核心中医古籍时间衰减曲线第61-68页
    四、消渴相关核心方剂的提出及其时间变化曲线第68-83页
        (一)消渴相关核心方剂提出的依据第68-70页
        (二)消渴相关核心方剂引用数随时代变化的趋势及讨论第70-83页
第三部分 结语第83-88页
参考文献第88-89页
综述第89-98页
    参考文献第97-98页
附录第98-240页
    附表 1《中华医典》中所有书目中方剂引用关系列表第98-162页
    附录 2 中医古籍(先秦至1840年)消渴相关方剂古籍间引用关系第162-24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第240-241页
致谢第241-242页
个人简历第242页

论文共2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JNK信号通路转录因子途径探讨截断逆挽方干预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的作用机制
下一篇:补肾益髓方及其拆方对多发性硬化模型小鼠轴突损伤修复和神经营养信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