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人体形态学论文--人体解剖学论文

骨间背侧神经的临床应用解剖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部分 解剖学研究第12-34页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2-17页
        1 解剖研究资料第12页
            1.1 实验对象第12页
            1.2 实验工具第12页
        2 解剖研究方法及注意事项第12-13页
            2.1 解剖研究方法第12页
            2.2 解剖研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第12-13页
            2.3 测量时上肢体位的选择第13页
        3 解剖观察指标第13-16页
            3.1 神经肌支耐受牵拉程度的指标第13-14页
            3.2 神经肌支体表定位的指标第14-16页
            3.3 终末支的观察指标第16页
            3.4 旋后肌管内DIN走行的观察指标第16页
            3.5 神经位移现象的观察指标第16页
        4 解剖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第16-17页
    结果第17-28页
        1 神经肌支耐受牵拉程度指标的结果第17-18页
        2 神经肌支体表定位指标的结果第18-20页
        3 终末支观察指标的结果第20-21页
        4 旋后肌管内DIN走行观察指标的结果第21-24页
        5 神经位移现象观察指标的结果第24-26页
        6 DIN在前臂的肌支分布第26-28页
    讨论第28-34页
        1 骨间背侧神经的精细解剖特点第28页
        2 旋后肌肌支的解剖特点第28-30页
        3 指伸肌支的解剖特点第30页
        4 小指伸肌支及尺侧腕伸肌支的解剖特点第30-31页
        5 拇长展肌支及拇短伸肌支的解剖特点第31页
        6 拇长伸肌支的解剖特点第31-32页
        7 示指伸肌支的解剖特点第32页
        8 终末支的解剖特点第32-33页
        9 解剖DIN的讨论第33-34页
第二部分 临床应用第34-43页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34-39页
        1 临床资料第34页
        2 手术方法第34-38页
        3 评价指标第38页
        4 临床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第38-39页
    结果第39-40页
    讨论第40-43页
        1 桡骨近端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及解剖学基础第40页
        2 桡骨小头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及解剖学第40-41页
        3 桡骨近端骨折术后出现DIN损伤的分析第41-42页
        4 旋后肌管内解剖的临床应用第42-43页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综述第47-57页
    综述参考文献第55-5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β-catenin、NCAM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意义
下一篇:肥胖因素与女性不孕相关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