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8页 |
1.1 生物相容性表面活性剂的概述 | 第12-14页 |
1.2 壳聚糖与表面活性剂聚集体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1 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 | 第14页 |
1.2.2 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 | 第14-15页 |
1.2.3 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 | 第15-16页 |
1.2.4 与多种表面活性剂混合 | 第16页 |
1.3 壳聚糖药物载体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 溶致液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5 本论文的工作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1.5.1 本论文的工作意义 | 第19-20页 |
1.5.2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8页 |
第二章 含壳聚糖六角状液晶的制备、微观结构、流变性质及芹菜素的体外释放 | 第28-58页 |
2.1 引言 | 第28-2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9-32页 |
2.2.1 药品与仪器 | 第29页 |
2.2.2 相图的绘制 | 第29-30页 |
2.2.3 载药液晶样品的制备 | 第30页 |
2.2.4 小角X射线散射(SAXS) | 第30-31页 |
2.2.5 流变性质的测定 | 第31页 |
2.2.6 芹菜素的体外释放 | 第31-32页 |
2.2.6.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1页 |
2.2.6.2 芹菜素的体外释放研究 | 第31-3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2-54页 |
2.3.1 相行为的研究 | 第32-33页 |
2.3.2 载药液晶微观结构的测定 | 第33-34页 |
2.3.3 载药液晶流变性质的研究 | 第34-45页 |
2.3.3.1 水溶性壳聚糖含量的影响 | 第34-39页 |
2.3.3.2 温度的影响 | 第39-43页 |
2.3.3.3 组成的影响 | 第43-45页 |
2.3.4 芹菜素的体外释放研究 | 第45-54页 |
2.3.4.1 芹菜素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45页 |
2.3.4.2 水溶性壳聚糖含量的影响 | 第45-48页 |
2.3.4.3 温度的影响 | 第48-49页 |
2.3.4.4 释放介质pH值的影响 | 第49-51页 |
2.3.4.5 组成的影响 | 第51-52页 |
2.3.4.6 芹菜素体外释放的动力学 | 第52-54页 |
2.4 结论 | 第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第三章 姜黄素/六角状液晶与立方状液晶的制备、微观结构及流变性质 | 第58-76页 |
3.1 引言 | 第58-5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9-61页 |
3.2.1 药品与仪器 | 第59页 |
3.2.2 姜黄素饱和溶液的制备 | 第59-60页 |
3.2.3 载药液晶样品的制备 | 第60页 |
3.2.4 小角X射线散射(SAXS) | 第60-61页 |
3.2.5 载药液晶样品流变性质的测定 | 第6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1-72页 |
3.3.1 载药液晶样品微观结构的研究 | 第61-63页 |
3.3.2 载药液晶样品流变性质的测定 | 第63-72页 |
3.3.2.1 油/水比例的影响 | 第63-69页 |
3.3.2.2 姜黄素浓度的影响 | 第69-72页 |
3.4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第四章 姜黄素/含壳聚糖六角状液晶的制备、流变性质及体外释放 | 第76-102页 |
4.1 引言 | 第7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76-79页 |
4.2.1 药品与仪器 | 第76-77页 |
4.2.2 相图的绘制 | 第77页 |
4.2.3 载药液晶样品的配置 | 第77页 |
4.2.4 流变性质的测定 | 第77-78页 |
4.2.5 姜黄素的体外释放研究 | 第78-7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9-98页 |
4.3.1 相行为的研究 | 第79-80页 |
4.3.2 流变性质的测定 | 第80-92页 |
4.3.2.1 水溶性壳聚糖含量的影响 | 第80-82页 |
4.3.2.2 温度的影响 | 第82-88页 |
4.3.2.3 组成的影响 | 第88-92页 |
4.3.3 姜黄素的体外释放研究 | 第92-98页 |
4.3.3.1 水溶性壳聚糖含量的影响 | 第92-93页 |
4.3.3.2 温度的影响 | 第93-94页 |
4.3.3.3 组成的影响 | 第94-95页 |
4.3.3.4 释放介质pH值的影响 | 第95-97页 |
4.3.3.5 姜黄素体外释放的动力学 | 第97-98页 |
4.4 结论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2页 |
附:作者在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