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作品语言风格研究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绪论 | 第5-11页 |
第一章 杨绛各体文本的语言风格特点 | 第11-32页 |
第一节 早期剧作 | 第11-14页 |
第二节 中期译作 | 第14-17页 |
第三节 小说创作 | 第17-24页 |
第四节 晚年散文 | 第24-32页 |
第二章 杨绛作品贯通性的语言风格 | 第32-39页 |
第一节 小市民的语言 | 第32-34页 |
第二节 都市女性(太太们)的语言 | 第34-37页 |
第三节 知识分子的语言 | 第37-39页 |
第三章 杨绛与同时期作家语言风格之比较 | 第39-49页 |
第一节 杨绛与王文显的戏剧语言 | 第39-42页 |
第二节 杨绛《洗澡》与钱锺书《围城》小说语言 | 第42-45页 |
第三节 杨绛与陈白尘“干校题材”散文语言 | 第45-49页 |
第四章 杨绛语言风格形成的原因 | 第49-54页 |
第一节 主观原因: 个人气质,性格的影响 | 第49页 |
第二节 客观原因 | 第49-54页 |
一、家学渊源 | 第49-50页 |
二、人生伴侣创作研究互通互渗 | 第50-51页 |
三、传统教育与西式教育的融合 | 第51-52页 |
四、地域文化与国内外生活的影响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