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个人(社会人)论文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下大学生友谊观调查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5页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8-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目的第9页
        1.1.3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关于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的研究第10-11页
        1.2.2 关于大学生友谊观的研究第11-13页
        1.2.3 关于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与友谊观的研究第13-14页
    1.3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1 基本思路第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2 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第15-23页
    2.1 社会支持与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第15-18页
        2.1.1 社会支持第15-16页
        2.1.2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第16-18页
    2.2 大学生友谊与友谊观第18-23页
        2.2.1 大学生友谊第18-20页
        2.2.2 大学生友谊观的内涵第20-23页
3 大学生友谊观及其社会支持网络现状调查第23-34页
    3.1 调查情况简介第23-24页
    3.2 调查结果分析第24-33页
        3.2.1 大学生交友现状调查分析第24-26页
        3.2.2 大学生对交友的认识调查分析第26-29页
        3.2.3 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的构成成分调查分析第29-31页
        3.2.4 大学生友谊在社会支持网络中满足需求调查分析第31页
        3.2.5 大学生友谊在社会支持网络的地位调查分析第31-33页
    3.3 调查结论第33-34页
4 大学生友谊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4-43页
    4.1 大学生友谊观存在的问题表现第34-37页
        4.1.1 功利化的交友方式第34-35页
        4.1.2 实用主义的交友方式第35页
        4.1.3 交友观念的极端性第35-37页
        4.1.4 交友观念冷漠性第37页
    4.2 大学生友谊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7-43页
        4.2.1 社会客观原因第38-39页
        4.2.2 个体主观原因第39-41页
        4.2.3 文化传统的影响第41-43页
5 大学生友谊观及其社会支持网络的优化第43-47页
    5.1 大学生友谊观优化第43-44页
        5.1.1 提高自我认知水平第43页
        5.1.2 完善自我性格第43页
        5.1.3 提升与人沟通的能力第43-44页
        5.1.4 摒弃功利的交友心态第44页
    5.2 大学生家庭支持系统的优化第44页
        5.2.1 发挥家庭支持基础作用第44页
        5.2.2 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理念第44页
    5.3 学校及社会支持系统优化第44-47页
        5.3.1 有针对性的处理学生交友需求的问题第44-45页
        5.3.2 根据不同交友障碍开展个别辅导与咨询第45页
        5.3.3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第45-46页
        5.3.4 从社会风气上积极倡导正确的友谊观第46-47页
6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1-52页
附录第52-55页
致谢第55-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层冷弯薄壁型钢住宅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研究
下一篇:陕西榆林生态经济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