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第12-18页 |
1. 平哮颗粒治疗哮病的中医学理论探讨 | 第12-13页 |
1.1 哮病中医辨证 | 第12页 |
1.2 平哮颗粒的由来及组方应用 | 第12-13页 |
2. 支气管哮喘免疫学机制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2.1 Th1/Th2比例失衡是哮喘主要发病机制之一 | 第13页 |
2.2 JAK-STAT信号通路及相关细胞因子与哮喘 | 第13-16页 |
2.2.1 JAK-STAT信号通路激活机制 | 第13-14页 |
2.2.2 JAK家族 | 第14-15页 |
2.2.3 STAT家族 | 第15-16页 |
2.3 IL-4、13/STAT-6及相关膜受体与支气管哮喘 | 第16-18页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第18-28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8-20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18页 |
1.1.1 选择动物 | 第18页 |
1.1.2 实验环境及条件 | 第18页 |
1.1.3 药物 | 第18页 |
1.1.4 试剂 | 第18页 |
1.1.5 仪器设备 | 第18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18-20页 |
1.2.1 动物分组 | 第18-19页 |
1.2.2 给药剂量 | 第19页 |
1.2.3 哮喘模型建立 | 第19页 |
1.2.4 标本采集 | 第19-20页 |
2. 检测方法 | 第20-24页 |
2.1 病理检测 | 第20页 |
2.2 WB法检测STAT-6蛋白水平表达 | 第20-22页 |
2.3 RT-PCR检测肺组织IL-4R IL-13Rα1、IL-13Rα2表达 | 第22-23页 |
2.4 外周血清IL-4、IL-13和IL-12的ELISA法检测 | 第23-24页 |
2.5 数据分析处理 | 第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28页 |
3.1 肺组织HE染色病理比较 | 第24页 |
3.2 肺组织吉姆萨染色病理比较 | 第24-25页 |
3.3 肺组织PCR凝胶电泳 | 第25页 |
3.4 肺组织IL-4R、IL-13Rα1和IL-13Rα2mRNA水平及比较 | 第25-26页 |
3.5 肺组织STAT-6凝胶电泳 | 第26页 |
3.6 肺组织STAT-6水平比较 | 第26页 |
3.7 外周血IL-4和IL-13水平比较 | 第26-28页 |
第三部分 结果探讨 | 第28-32页 |
1. 支气管哮喘大鼠模型评价 | 第28-29页 |
1.1 实验动物选取 | 第28页 |
1.2 造模方法评价 | 第28-29页 |
2. 平哮颗粒对各组大鼠肺组织IL-4R、IL-13Rα1/α2mRNA的影响 | 第29-31页 |
2.1 平哮颗粒对各组大鼠肺组织IL-4R mRNA的影响 | 第29页 |
2.2 平哮颗粒对各组大鼠肺组织IL-13Rα1和IL-13Rα2mRNA的影响 | 第29-30页 |
2.2.1 平哮颗粒对各组大鼠肺组织IL-13Rα1 mRNA的影响 | 第30页 |
2.2.2 平哮颗粒对各组大鼠肺组织IL-13Rα2 mRNA的影响 | 第30页 |
2.3 平哮颗粒对各组大鼠肺组织STAT-6的影响 | 第30页 |
2.4 平哮颗粒对哮喘大鼠外周血IL-4和IL-13的影响 | 第30-31页 |
3. 问题与展望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6页 |
附录 | 第36-37页 |
研究生期间取得成果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