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0-20页 |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目标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文献简要述评 | 第16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与数据来源 | 第17-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数据来源 | 第18页 |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8-20页 |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20-28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0-23页 |
·信用 | 第20页 |
·农村信用体系 | 第20-22页 |
·农村信用机制 | 第22-23页 |
·相关研究理论 | 第23-28页 |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 第23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3-25页 |
·激励理论 | 第25页 |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5-28页 |
3 国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经验与借鉴 | 第28-38页 |
·信用体系组织模式概述 | 第28-30页 |
·欧洲的信用体系:政府主导型 | 第30-31页 |
·美国的信用体系:市场主导型 | 第31-32页 |
·日本的信用体系:会员主导型 | 第32-35页 |
·国外信用体系对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启示 | 第35-38页 |
4 上海市农村信用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 第38-48页 |
·上海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 | 第38-45页 |
·上海市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现状 | 第38-40页 |
·上海市农村信用体系发展现状 | 第40-45页 |
·上海市农村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剖析 | 第45-48页 |
·上海市农村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45-46页 |
·上海市农村信用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6-48页 |
5 上海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48-56页 |
·建立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信用评价体系 | 第48-49页 |
·完善失信惩罚机制、加快信用立法的建设 | 第49-50页 |
·考虑农户分化特征、构建科学合理的农户信用信息指标 | 第50-53页 |
·构筑多方协作配合联动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机制 | 第53-54页 |
·发挥社会网络在农村信用体系构建中的作用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