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钛磁铁矿焙烧竖炉内气体流动规律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背景 | 第12页 |
1.2 工艺流程及关键设备 | 第12-15页 |
1.2.1 工艺流程 | 第12-13页 |
1.2.2 关键设备 | 第13-15页 |
1.3 国内外固定床层内流体流动的研究综述 | 第15-20页 |
1.3.1 床层内多孔介质阻力特性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2 床层内流体流动规律的研究 | 第18-20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第2章 竖炉内气体流动基础性实验 | 第22-36页 |
2.1 钒钛矿球团床层内阻力特性测试 | 第22-32页 |
2.1.1 实验任务与目的 | 第22页 |
2.1.2 实验基本理论 | 第22-28页 |
2.1.3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28-32页 |
2.2 中试炉气体流动测试 | 第32-36页 |
2.2.1 实验任务与目的 | 第32页 |
2.2.2 实验对象 | 第32-33页 |
2.2.3 测试方案设计 | 第33页 |
2.2.4 测试过程 | 第33-35页 |
2.2.5 测试结果 | 第35-36页 |
第3章 竖炉内气体流动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36-48页 |
3.1 多孔介质模型 | 第36-39页 |
3.1.1 多孔介质简介 | 第36页 |
3.1.2 多孔介质的基本参数 | 第36-38页 |
3.1.3 多孔介质中流体流动控制方程 | 第38-39页 |
3.2 物理模型的建立 | 第39-40页 |
3.3 模型基本假设与数学描述 | 第40-42页 |
3.4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42-46页 |
3.4.1 计算网格生成 | 第42页 |
3.4.2 边界类型设置 | 第42-43页 |
3.4.3 求解器模型 | 第43页 |
3.4.4 建模过程中重要参数的确定 | 第43-45页 |
3.4.5 求解算法 | 第45-46页 |
3.5 模型验证 | 第46-48页 |
第4章 气体流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48-76页 |
4.1 炉内气体流动基本规律 | 第48-49页 |
4.2 操作参数对气体流动的影响 | 第49-61页 |
4.2.1 几个关键词的引入 | 第49页 |
4.2.2 状态1时运行工况 | 第49-56页 |
4.2.3 状态2时运行工况 | 第56-59页 |
4.2.4 气流分布模式 | 第59-60页 |
4.2.5 操作参数对气体流动的影响 | 第60-61页 |
4.3 结构参数对气体流动的影响 | 第61-72页 |
4.3.1 竖炉结构参数界定 | 第61-62页 |
4.3.2 状态1时运行工况 | 第62-68页 |
4.3.3 状态2时运行工况 | 第68-72页 |
4.4 竖炉内合理气流分布模式的确定 | 第72-75页 |
4.4.1 合理气流分布模式的意义 | 第72-73页 |
4.4.2 合理气流分布模式的标准 | 第73页 |
4.4.3 合理气流分布模式 | 第73-75页 |
4.5 小结 | 第75-7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