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0页 |
1.1 课题的提出 | 第8页 |
1.2 交叉耦合带通滤波器的研究概述 | 第8-9页 |
1.3 本论文主要内容 | 第9-10页 |
第二章 交叉耦合带通滤波器的基本理论 | 第10-27页 |
2.1 微波滤波器的基本概念 | 第10-12页 |
2.2 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 第12-19页 |
2.2.1 矩形波导谐振腔 | 第12-13页 |
2.2.2 谐振腔品质因数值的计算 | 第13-15页 |
2.2.3 基片集成波谐振腔 | 第15-17页 |
2.2.4 基片集成波滤波器的输入/输出 | 第17-19页 |
2.3 交叉耦合的实现 | 第19-26页 |
2.3.1 谐振腔之间的耦合 | 第19-22页 |
2.3.2 耦合矩阵的定义 | 第22-24页 |
2.3.3 经典交叉耦合结构的拓扑表示 | 第24-25页 |
2.3.4 交叉耦合技术与双模技术的比较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基于基片集成波导交叉耦合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 第27-46页 |
3.1 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的基本单元 | 第27-31页 |
3.2 三腔体基片集成波导交叉耦合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 第31-42页 |
3.2.1 传输零点在左侧的基片集成波导交叉耦合带通滤波器 | 第32-34页 |
3.2.2 左侧传输零点的滤波器耦合结构的变化与影响 | 第34-36页 |
3.2.3 传输零点在右侧的基片集成波导交叉耦合滤波器 | 第36-38页 |
3.2.4 右侧传输零点的滤波器耦合结构的变化与影响 | 第38-42页 |
3.3 三腔体基片集成波导交叉耦合带通滤波器的加工与测试 | 第42-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基片集成波导交叉耦合带通滤波器的级联 | 第46-49页 |
4.1 两个三腔体交叉耦合滤波器级联的设计 | 第46-47页 |
4.2 三腔体单元级联结果的测试 | 第47-4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基片集成波导交叉耦合带通滤波器的小型化探索 | 第49-65页 |
5.1 半模基片集成波导的结构及特性 | 第49-51页 |
5.2 腔体结构的小型化探索 | 第51-57页 |
5.2.1 半模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的研究 | 第52-55页 |
5.2.2 四分之一模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的研究 | 第55-57页 |
5.3 交叉耦合带通滤波器的小型化设计 | 第57-64页 |
5.3.1 半模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的级联 | 第57-59页 |
5.3.2 四分之一模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的级联 | 第59-61页 |
5.3.3 两种谐振腔混合级联 | 第61-63页 |
5.3.4 两种谐振腔结合的交叉耦合带通滤波器 | 第63-6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6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5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