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7页 |
·兰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 第12-13页 |
·自然条件下兰科植物的繁殖方式 | 第12-13页 |
·人工辅助繁殖方式 | 第13页 |
·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的共生关系 | 第13-19页 |
·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的营养关系 | 第13-15页 |
·菌根真菌与兰科植物的生长发育 | 第15-18页 |
·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的专一性 | 第18-19页 |
·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的应用 | 第19-22页 |
·兰科植物菌根真菌开发利用的生物学基础 | 第19-20页 |
·兰科植物种苗菌根化育苗 | 第20页 |
·兰科植物菌根真菌,菌肥菌剂及活性物质的开发 | 第20-21页 |
·物种的保护 | 第21-22页 |
·菌根真菌对濒危兰科植物再引入的生物学基础与前景 | 第22-25页 |
·对濒危兰科植物再引入生物学基础研究 | 第22-23页 |
·菌根真菌对濒危兰科植物再引入的重要意义与前景 | 第23-25页 |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研究意义 | 第25-26页 |
·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2 不同添加物对铁皮石斛的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27-4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7-29页 |
·材料 | 第27-28页 |
·方法 | 第28-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4页 |
·不同浓度下极可善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 | 第29-30页 |
·不同浓度下的壳聚糖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 第30-31页 |
·不同浓度下海藻精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的生长影响 | 第31-33页 |
·不同浓度下绿丰源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 | 第33-34页 |
·讨论 | 第34-38页 |
·极可善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 | 第34-35页 |
·壳聚糖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 | 第35-36页 |
·海藻精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 | 第36-37页 |
·绿丰源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2页 |
3 铁皮石斛菌根化育苗技术研究 | 第42-5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5页 |
·材料 | 第42-43页 |
·方法 | 第43-45页 |
·数据处理 | 第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48页 |
·铁皮石斛袋内菌根化育苗 | 第45-46页 |
·盆栽型菌根化育苗 | 第46-48页 |
·铁皮石斛菌根化育苗菌根侵染快速检测 | 第48页 |
·讨论 | 第48-50页 |
·铁皮石斛菌根化育苗成效 | 第48-49页 |
·铁皮石斛幼苗菌根化快速检测效应 | 第49页 |
·影响铁皮石斛菌根化育苗的因素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4 铁皮石斛丹霞地貌中重引入技术研究 | 第51-6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2-54页 |
·材料 | 第52页 |
·方法 | 第52-5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4-59页 |
·铁皮石斛盆栽型菌根化后植株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 | 第54页 |
·铁皮石斛重引入后的成活情况 | 第54-59页 |
·讨论 | 第59-61页 |
·铁皮石斛盆栽型菌根化后植株的(POD)活性的含量变化 | 第59-60页 |
·铁皮石斛重引入后的成活及新增芽分析 | 第60页 |
·铁皮石斛重引入一年后菌根真菌检测分析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1-64页 |
·主要结论 | 第61-62页 |
·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个人简历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