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论文

五种扁穗牛鞭草资源快繁体系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缩写词及其中英文对照表第7-11页
1 文献综述第11-18页
    1.1 培养基的选择第11页
    1.2 外植体的选择第11-13页
    1.3 基因型的选择第13页
    1.4 外源激素的选择第13-16页
    1.5 消毒方式的选择第16页
    1.6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第16-18页
2. 研究目的意义第18-19页
3.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19-27页
    3.1 试验材料第19页
    3.2 技术路线与培养条件第19-20页
        3.2.1 技术路线第19页
        3.2.2 培养条件第19-20页
        3.2.3 基础培养基的配制第20页
    3.3 试验方法第20-26页
        3.3.1 不同消毒方式对外植体的影响第20-21页
        3.3.2 幼茎愈伤组织的诱导第21-23页
        3.3.3 愈伤组织继代增殖培养第23-24页
        3.3.4 幼茎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第24-25页
        3.3.5 再生苗的生根第25-26页
        3.3.6 再生苗的炼苗和移栽第26页
    3.4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6-27页
        3.4.1 数据处理第26-27页
        3.4.2 数据分析第27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7-43页
    4.1 不同消毒方式对外植体的影响第27-28页
    4.2 幼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第28-38页
        4.2.1 基因型、取样时间和2,4-D浓度对扁穗牛鞭草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第28-29页
        4.2.2 2,4-D浓度对不同扁穗牛鞭草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第29-30页
        4.2.3 不同取材时间对不同扁穗牛鞭草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第30-31页
        4.2.4 不同物候期取材对不同扁穗牛鞭草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第31-32页
        4.2.5 不同采样时间和2,4-D浓度对“广益”幼茎愈伤组织的诱导第32-34页
        4.2.6 不同采样时间和2,4-D浓度对“重高”幼茎愈伤组织的诱导第34-35页
        4.2.7 不同采样时间和2,4-D浓度对“雅安”幼茎愈伤组织的诱导第35-36页
        4.2.8 不同采样时间和2,4-D浓度对“T001”幼茎愈伤组织的诱导第36-37页
        4.2.9 不同采样时间和2,4-D浓度对“T002”幼茎愈伤组织的诱导第37-38页
    4.3 愈伤组织继代增殖培养第38-40页
    4.4 幼茎愈伤组织的分化第40-41页
    4.5 不同NAA浓度对生根诱导的影响第41-42页
    4.6 炼苗与移栽第42-43页
5 讨论第43-47页
    5.1 不同消毒方式对扁穗牛鞭草外植体的影响第43-44页
    5.2 不同2,4-D浓度对扁穗牛鞭草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的影响第44页
    5.3 不同取材时间对扁穗牛鞭草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的影响第44-45页
    5.4 不同基因型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第45页
    5.5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过程中外植体长不定根的现象第45页
    5.6 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愈伤组织水渍化问题第45-46页
    5.7 6-BA与NAA配比对不同扁穗牛鞭草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第46页
    5.8 扁穗牛鞭草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褐化现象第46-47页
    5.9 组织培养中基本培养基的影响第47页
6 问题与展望第47-48页
7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附图第53-55页
致谢第55-5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56-57页
攻读学位期参加的科研项目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合硫酸镁铝—壳聚糖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应用
下一篇:LED光源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分泌NF-κB、MCP-1、IL-8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