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图表清单 | 第15-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4页 |
·研究背景 | 第17-22页 |
·现实背景 | 第17-21页 |
·理论背景 | 第21-22页 |
·研究问题与意义 | 第22-26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22-24页 |
·研究意义 | 第24-26页 |
·研究对象及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26-28页 |
·研究对象 | 第26页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26-28页 |
·研究方法、研究路线和研究内容 | 第28-31页 |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研究路线 | 第29-31页 |
·研究内容 | 第31页 |
·论文结构 | 第31-3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34-66页 |
·基金绩效与资金流动关系(PFR)的研究 | 第34-42页 |
·国外研究 | 第35-38页 |
·国内研究 | 第38-42页 |
·基金家族竞争策略与资金流动关系的研究 | 第42-48页 |
·国外基金家族竞争策略研究 | 第42-47页 |
·国内基金家族竞争策略研究现状与展望 | 第47-48页 |
·基金治理研究 | 第48-59页 |
·国外基金治理研究 | 第48-52页 |
·国内基金治理研究 | 第52-59页 |
·基金管理公司治理研究 | 第59-65页 |
·公司治理研究概论 | 第59-61页 |
·我国基金管理公司治理研究 | 第61-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三章 证券投资基金绩效测量与基金评级 | 第66-92页 |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内涵与运作关系 | 第66-68页 |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内涵 | 第66页 |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关系 | 第66-68页 |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概况 | 第68-73页 |
·证券投资基金起源与演进 | 第68-69页 |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概况 | 第69-71页 |
·我国基金家族发展概况 | 第71-73页 |
·证券投资基金绩效的测量与评价 | 第73-82页 |
·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的目的与意义 | 第73-75页 |
·证券投资基金评价理论的演进 | 第75-76页 |
·证券投资基金绩效测量与评价的主要指标 | 第76-82页 |
·国内外评级机构的基金评级 | 第82-91页 |
·晨星(Morningstar)的基金评级 | 第82-87页 |
·银河证券基金业绩评级 | 第87-89页 |
·其它基金业绩评级方法 | 第89-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四章 家族造星策略的基本动因 | 第92-103页 |
·数据与变量设定 | 第92-94页 |
·数据的来源 | 第92页 |
·变量设定 | 第92-94页 |
·描述性统计 | 第94页 |
·建模方法与实证结果 | 第94-101页 |
·明星基金对家族整体资金流动的影响 | 第94-98页 |
·明星基金对家族旗下基金资金流动的影响 | 第98-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第五章 家族造星策略的路径选择 | 第103-114页 |
·研究假设 | 第103-105页 |
·样本数据 | 第105-106页 |
·样本选取 | 第105页 |
·变量说明 | 第105-106页 |
·数据处理 | 第106页 |
·实证检验 | 第106-112页 |
·检验方法 | 第106-107页 |
·检验结果 | 第107-109页 |
·拓展性研究 | 第109-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4页 |
第六章 家族造星策略的主体识别 | 第114-122页 |
·明星绩效的事先概率 | 第114-117页 |
·明星基金中影响明星绩效事先概率的家族特征 | 第114-115页 |
·MS 基金中影响明星绩效事先概率的家族特征 | 第115-117页 |
·家族投资能力与造星概率 | 第117-119页 |
·基金家族投资能力比较 | 第119-120页 |
·本章小结 | 第120-122页 |
第七章 家族造星现象的要源:基金治理约束机制的缺失 | 第122-140页 |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的法律体系与主要利益主体 | 第122-126页 |
·我国基金治理的法律体系 | 第122页 |
·我国基金治理的主要利益主体 | 第122-125页 |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治理主要利益主体间关系 | 第125-126页 |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关系的治理缺陷 | 第126-138页 |
·证券投资基金关系的内部治理缺陷 | 第126-137页 |
·证券投资基金关系的外部治理缺陷 | 第137-138页 |
·本章小结 | 第138-140页 |
第八章 家族造星策略的约束:基金治理效能的提升 | 第140-162页 |
·证券投资基金治理模式的构建原则 | 第140-141页 |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的优化选择 | 第141-161页 |
·证券投资基金内部治理的优化 | 第141-156页 |
·证券投资基金外部治理的提升 | 第156-161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16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62-168页 |
研究结论与贡献 | 第162-166页 |
研究结论 | 第162-164页 |
创新与贡献 | 第164-166页 |
本文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展望 | 第166-168页 |
参考文献 | 第168-17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78-180页 |
致谢 | 第180-182页 |
附件 | 第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