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4-5页 |
中文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1-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16页 |
第2章 综述 | 第16-30页 |
2.1 概述 | 第16页 |
2.2 流行病学 | 第16-17页 |
2.3 危险因素 | 第17-19页 |
2.3.1 遗传因素 | 第17页 |
2.3.2 吸烟 | 第17-18页 |
2.3.3 职业粉尘与化学物质 | 第18页 |
2.3.4 空气污染 | 第18页 |
2.3.5 感染 | 第18-19页 |
2.3.6 社会经济地位 | 第19页 |
2.4 发病机制 | 第19-21页 |
2.4.1 氧化应激 | 第20页 |
2.4.2 气道慢性炎症 | 第20页 |
2.4.3 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 | 第20-21页 |
2.5 辅助检查 | 第21-22页 |
2.5.1 肺功能检查 | 第21页 |
2.5.2 病原学检查 | 第21-22页 |
2.6 炎症因子 | 第22-24页 |
2.6.1 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 | 第22-23页 |
2.6.2 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 | 第23页 |
2.6.3 C反应蛋白 | 第23-24页 |
2.7 降钙素原 | 第24-27页 |
2.7.1 降钙素原的合成 | 第24-25页 |
2.7.2 降钙素原的生物学特性 | 第25页 |
2.7.3 降钙素原的应用 | 第25-27页 |
2.8 诊断标准 | 第27-28页 |
2.9 病情评估 | 第28-29页 |
2.10 结语 | 第29-30页 |
第3章 材料和方法 | 第30-36页 |
3.1 一般资料 | 第30-31页 |
3.1.1 入选与分组 | 第30页 |
3.1.2 入选标准 | 第30-31页 |
3.1.3 排除标准 | 第31页 |
3.2 观察指标 | 第31页 |
3.3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1-32页 |
3.4 实验方法 | 第32-35页 |
3.4.1 痰液标本的采集 | 第32页 |
3.4.2 肺功能测定 | 第32-33页 |
3.4.3 外周静脉血的处理 | 第33页 |
3.4.4 血清IL-6、TNF-α测定 | 第33-35页 |
3.4.5 观察是否机械通气 | 第35页 |
3.5 统计学分析 | 第35-36页 |
第4章 实验结果 | 第36-41页 |
4.1 一般资料比较 | 第36页 |
4.2 炎症指标分析 | 第36-37页 |
4.3 炎症指标灵敏度、特异度分析 | 第37-38页 |
4.4 痰培养结果分析 | 第38-39页 |
4.5 PCT与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比较 | 第39-40页 |
4.6 PCT水平与机械通气 | 第40-41页 |
第5章 讨论 | 第41-4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5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