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诸侯王就国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8-18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6页 |
三、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第1章 诸侯王就国时间与就国前待遇 | 第18-44页 |
1.1 诸侯王就国时间 | 第18-26页 |
1.1.1 授封后即就国 | 第18-22页 |
1.1.2 延缓就国 | 第22-26页 |
1.2 决定诸侯王就国时间的因素 | 第26-35页 |
1.2.1 诸侯王授封时的年龄 | 第26-33页 |
1.2.2 皇帝意志 | 第33-35页 |
1.3 诸侯王就国前待遇 | 第35-44页 |
1.3.1 居住场所 | 第35-38页 |
1.3.2 日常活动与待遇 | 第38-42页 |
1.3.3 制度限制 | 第42-44页 |
第2章 诸侯王就国随行人员 | 第44-59页 |
2.1 诸侯王太后及其亲属 | 第44-51页 |
2.1.1 诸侯王太后随诸侯王就国前的身份 | 第44-47页 |
2.1.2 王太后亲属 | 第47-49页 |
2.1.3 王太后随子就国的条件 | 第49-51页 |
2.2 随行官员 | 第51-57页 |
2.2.1 相 | 第51-54页 |
2.2.2 傅 | 第54-56页 |
2.2.3 中尉 | 第56-57页 |
2.3 其他随从人员 | 第57-59页 |
第3章 诸侯王就国行程 | 第59-67页 |
3.1 交通工具 | 第59-61页 |
3.1.1 乘车规格 | 第59-61页 |
3.1.2 乘车种类 | 第61页 |
3.2 食宿地点 | 第61-63页 |
3.3 通关与身份验证 | 第63-67页 |
3.3.1 出入津关 | 第63-65页 |
3.3.2 身份验证 | 第65-67页 |
第4章 诸侯王就国的政治意义 | 第67-71页 |
4.1 礼仪象征 | 第67-68页 |
4.2 政治需要 | 第68-69页 |
4.3 权力义务 | 第69-71页 |
结语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作者简介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