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社交媒介法治研究:基于微博规制实践的考察

中文摘要第5-6页
英文摘要第6-7页
绪论第8-19页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9页
    二、相关文献综述第9-14页
    三、主要问题和章节安排第14-15页
    四、理论准备与研究方法第15-16页
    参考文献第16-19页
第一章 信息权力的文化网络:关于微博的新图景第19-29页
    第一节 新型文化网络的立体性透视第19-23页
        一、历史脉络与理论借鉴第19-21页
        二、概念与特点分析第21-23页
    第二节 三种非正式组织与两类资本形式第23-27页
        一、对三种非正式组织的分析第23-26页
        二、文化资本、符号资本及其传递的逻辑第26-27页
    本章小结第27页
    参考文献第27-29页
第二章 微博场域中的失范行为分析第29-46页
    第一节 谣言、骂战中的符号合法化之争第29-38页
        一、使用失范行为的各类表现第29-31页
        二、符号实践者的行为策略分析第31-33页
        三、符号合法化争夺中的超功利性逻辑第33-34页
        四、行为者之间的转化分析第34-38页
    第二节 当前微博规制检视第38-43页
        一、非常态治理手段与他者关照第38-40页
        二、治理权“内卷化”和弥散性惩罚第40-43页
    本章小结第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第三章 法律的生产与接受分析第46-72页
    第一节 对一场造法运动的分析第46-57页
        一、微博法治:一种社会表征的生成第46-55页
        二、对107部规范性文件的深描第55-57页
    第二节 关系/事件视阈下的“转500获刑”第一案第57-68页
        一、“转500获刑”规定及其第一案第57-59页
        二、两种场景的建构与切换第59-63页
        三、作为知识接受的法律实践分析第63-66页
        四、索引性、一体化与抗争策略第66-68页
    本章小结第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第四章 规制手段与权利救济分析第72-102页
    第一节 建构“愚人船”还是包容他者?第72-80页
        一、技术控制的主体、对象、内容与方法第72-76页
        二、“小黑屋”的区隔与放逐功能第76-78页
        三、技术控制引发的抗争行为分析第78-80页
    第二节 行动中的实名制分析第80-90页
        一、实名制:立法层面和行动层面第80-82页
        二、关于实名制的三种法律意识第82-90页
    第三节 微权利救济中的差序格局分析第90-96页
        一、微权利救济的定义与特点第90-92页
        二、微博权利救济的几种类型第92-95页
        三、一种差序格局的呈现第95-96页
    本章小结第96-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2页
第五章 新媒体与法律“误识”的建构第102-131页
    第一节 微博中的社会资本分析第102-113页
        一、从法治的困境看社会资本存量第102-104页
        二、社会资本的四要素分析第104-109页
        三、微博场域中的信任培育第109-113页
    第二节 微博场域中的法律习性培育第113-122页
        一、内涵与展开的向度第113-116页
        二、培育策略:扩容与分层第116-121页
        三、符号暴力还是“全景监狱”?第121-122页
    第三节 微博场域中的法权人格分析第122-127页
        一、微博中的法权人格现状第122-125页
        二、转化的两种路径分析第125-127页
    本章小结第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1页
结语第131-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43页
后记第143-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媒体语境下国外个人信息失控与保护研究
下一篇:S-炔丙基半胱氨酸对于血管新生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