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雪峰中段金锑矿床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特征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3 研究区范围 | 第13页 |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3-14页 |
| 1.4.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1.4.2 研究方法及路线 | 第14页 |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第16-24页 |
| 2.1 区域地质特征 | 第16-20页 |
| 2.1.1 区域地层 | 第16-17页 |
| 2.1.2 区域构造 | 第17-19页 |
| 2.1.3 区域岩浆岩 | 第19-20页 |
| 2.2 区域地球物理化学特征 | 第20-21页 |
| 2.2.1 区域重力场特征 | 第20-21页 |
| 2.2.2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 | 第21页 |
| 2.3 成矿时代 | 第21-24页 |
| 第三章 典型金锑矿床地质特征 | 第24-34页 |
| 3.1 龙王江金锑矿 | 第24-27页 |
| 3.1.1 矿区地质 | 第24页 |
| 3.1.2 矿体特征 | 第24-25页 |
| 3.1.3 矿石特征 | 第25-26页 |
| 3.1.4 矿化的富集规律 | 第26-27页 |
| 3.2 符竹溪金锑矿 | 第27-29页 |
| 3.2.1 矿区地质 | 第27页 |
| 3.2.2 矿体特征 | 第27-28页 |
| 3.2.3 矿石特征 | 第28-29页 |
| 3.2.4 矿化的富集规律 | 第29页 |
| 3.3 铲子坪金锑矿 | 第29-34页 |
| 3.3.1 矿区地质 | 第29-31页 |
| 3.3.2 矿体(脉)特征 | 第31页 |
| 3.3.3 矿石特征 | 第31-32页 |
| 3.3.4 矿化的富集规律 | 第32-34页 |
| 第四章 石英流体包裹体特征 | 第34-44页 |
| 4.1 龙王江金锑矿流体包裹体特征 | 第34-37页 |
| 4.1.1 岩相学特征 | 第34页 |
| 4.1.2 测温结果 | 第34-37页 |
| 4.2 符竹溪金锑矿流体包裹体特征 | 第37-40页 |
| 4.2.1 岩相学特征 | 第37-38页 |
| 4.2.2 测温结果 | 第38-40页 |
| 4.3 铲子坪金锑矿流体包裹体 | 第40-43页 |
| 4.3.1 岩相学特征 | 第40页 |
| 4.3.2 测温结果 | 第40-43页 |
| 4.4 小结 | 第43-44页 |
| 第五章 石英氢氧同位素特征 | 第44-48页 |
| 5.1 氢氧同位素特征 | 第44-48页 |
| 5.1.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方法 | 第44页 |
| 5.1.2 样品的测试结果 | 第44-48页 |
| 第六章 成矿流体来源与成矿温度的探讨 | 第48-54页 |
| 6.1 成矿流体来源 | 第48-51页 |
| 6.2 成矿温度 | 第51-54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4-56页 |
| 7.1 结论 | 第54页 |
| 7.2 建议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致谢 | 第60-62页 |
| 附录 1: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参与的科研与工程项目 | 第62页 |
| 附录 2: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