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欧洲哲学论文--法国哲学论文--二十世纪哲学论文--其他论文

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导论第10-20页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思路第10-14页
    第二节 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在西方的沉浮第14-17页
    第三节 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在汉语学界的旅行第17-18页
    第四节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8-20页
第一章 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前提: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第20-31页
    第一节 辩证唯物论的方法论启示第21-24页
    第二节 反对学科分工第24-26页
    第三节 “完整的人”与审美活动第26-31页
第二章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与现代性的社会空间第31-40页
    第一节 何为“日常生活”?第31-34页
    第二节 节庆作为日常生活的乌托邦想象第34-37页
    第三节 日常生活中的社会空间与时间第37-40页
第三章 左翼文化与列斐伏尔理论中的空间化转向第40-54页
    第一节 游戏、漂移与统一的都市主义:情境主义国际与列斐伏尔的共同关切第40-44页
    第二节 城市的权利第44-52页
    第三节 都市革命第52-54页
第四章 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理论第54-81页
    第一节 “空间”的三重体第54-58页
    第二节 从绝对到抽象:古希腊至资本主义的空间形式变化第58-64页
    第三节 空间的美学表征第64-81页
第五章 真理与身体:尼采对列斐伏尔空间理论的影响第81-90页
    第一节 反逻各斯的真理观第81-84页
    第二节 以身体为起点的空间建构第84-87页
    第三节 革命与颠覆的空间审美诉求第87-90页
第六章 空间的解放——差异性空间与感性回归第90-107页
    第一节 从矛盾空间到差异性空间的辩证运动第90-95页
    第二节 艺术——对差异的感性回归第95-100页
    第三节 异托邦与差异性空间第100-107页
第七章 未来空间的展望与文学批评的可能第107-131页
    第一节 杰姆逊的“认知图绘”与后现代的文学再现第107-112页
    第二节 爱德华·索亚的后现代地理学与第三空间第112-119页
    第三节 大卫·哈维:生态批评的伦理基础第119-131页
结语第131-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41页
后记第141-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褪黑素对成骨细胞在纯钛四种处理表面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下一篇:Carisolv凝胶用于根管预备的体外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