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21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8-9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4-17页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21页 |
2 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分析 | 第21-43页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第21-25页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第25-33页 |
2.3 研究样本选择与分析 | 第33-43页 |
3 长阳县农村居民点空间现状特征与问题 | 第43-70页 |
3.1 农村居民点空间解析与研究框架 | 第43-44页 |
3.2 长阳县农村居民点功能类型及其空间结构特征 | 第44-47页 |
3.3 长阳县农村居民点规模结构特征 | 第47-56页 |
3.4 长阳县农村居民点总体空间结构特征 | 第56-62页 |
3.5 长阳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发展现状问题 | 第62-6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4 长阳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的生态分析 | 第70-91页 |
4.1 以生态视角作为研究切入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70-74页 |
4.2 长阳县农村居民点空间现状的生态影响因子分析 | 第74-79页 |
4.3 长阳县农村居民点空间现状与生态因子的关联性 | 第79-9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5 生态视角下长阳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方法与实证 | 第91-116页 |
5.1 生态视角下长阳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方法框架 | 第91-92页 |
5.2 单元划分:长阳县域层面农村居民点生态流域单元划分 | 第92-100页 |
5.3 功能识别:生态流域单元内居民点功能识别 | 第100-109页 |
5.4 规模测算:生态流域单元内居民点规模预测 | 第109-111页 |
5.5 结构优化:生态流域单元内居民点总体空间布局结构优化 | 第111-11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13-116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116-12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116-119页 |
6.2 研究创新点 | 第119-120页 |
6.3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第120-122页 |
致谢 | 第122-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31页 |
附录一:探索性回归分析方法相关参数及分析结果指数解释 | 第131-134页 |
附录二:沿头溪小流域7个农村居民点简介 | 第134-141页 |
附录三:论文相关表格 | 第141-142页 |
附录四: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