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 三、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 (一)关于单亲家庭及单亲家庭子女成长困境的研究 | 第10-12页 |
| (二)关于隔代教养研究 | 第12-14页 |
| 四、研究设计 | 第14-18页 |
| (一)概念界定 | 第14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三)理论支持 | 第15-18页 |
| 第二章 “欢乐大家庭”活动介绍及单亲家庭子女成长困境分析 | 第18-25页 |
| 一、“欢乐大家庭”活动介绍 | 第18-19页 |
| 二、隔代教养模式下的单亲家庭子女现存成长困境 | 第19-24页 |
| (一)学习困境 | 第19-21页 |
| (二)心理困境 | 第21-22页 |
| (三)人际交往困境 | 第22-24页 |
| 三、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社会工作的具体介入过程 | 第25-35页 |
| 一、“欢乐大家庭”小组活动具体介绍 | 第25-26页 |
| (一)小组基本情况及基本理念 | 第25页 |
| (二)“欢乐大家庭”人员结构设置 | 第25-26页 |
| 二、“欢乐大家庭”服务内容及活动计划 | 第26-33页 |
| (一)服务内容 | 第26-27页 |
| (二)小组工作活动计划 | 第27-33页 |
| 三、活动小结 | 第33-35页 |
| 第四章 小组社会工作介入单亲家庭子女成长小组的结果评估 | 第35-39页 |
| 一、评估类型及评估方法 | 第35页 |
| 二、目标完成情况 | 第35-39页 |
| (一)学习方面的指导完成情况 | 第35页 |
| (二)心理方面的指导完成情况 | 第35-36页 |
| (三)人际交往方面的指导完成情况 | 第36页 |
| (四)组员及家长的反馈 | 第36-37页 |
| (五)自我评估 | 第37-39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39-42页 |
| 一、研究结论 | 第39页 |
| 二、思考与建议 | 第39-42页 |
| (一)学校应负担起教育和帮助单亲家庭子女的责任 | 第39-40页 |
| (二)家庭、社区需发挥积极作用 | 第40-41页 |
| (三)政府应致力于单亲家庭关怀活动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3-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