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言 | 第9-1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1-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山东省C市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的现状分析及优化管控的必要性 | 第14-22页 |
2.1 山东省C市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编制情况 | 第14-18页 |
2.1.1 C市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编制基本情况 | 第14-15页 |
2.1.2 市属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编制基本情况 | 第15-16页 |
2.1.3 区属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编制基本情况 | 第16-18页 |
2.2 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编制优化管控的概念和必要性 | 第18-22页 |
2.2.1 贯彻上级精神,严控机构编制总量的必然选择 | 第18-19页 |
2.2.2 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方式,提升精细化水平的重要举措 | 第19页 |
2.2.3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 第19-20页 |
2.2.4 优化执政资源配置,降低行政成本的有效途径 | 第20页 |
2.2.5 保障事业单位良好运行,提高公益服务水平的客观要求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山东省C市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编制优化管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2-29页 |
3.1 事业单位人员编制优化管控缺乏科学指标体系 | 第22-24页 |
3.1.1 事业单位编制总量确定不合理,调剂难度大 | 第22-23页 |
3.1.2 大多数事业单位无核编标准,动态调整缺少依据 | 第23页 |
3.1.3 事业单位岗位结构与人员需求缺乏必要标准 | 第23-24页 |
3.1.4 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不完善 | 第24页 |
3.2 事业单位推进改革的进程不快 | 第24-25页 |
3.2.1 政府部分职能定位不准 | 第24页 |
3.2.2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缓慢 | 第24-25页 |
3.2.3 改革内在动力不强 | 第25页 |
3.3 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盘活存量难度大 | 第25-27页 |
3.3.1 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存量调控缺乏有效的手段 | 第25-26页 |
3.3.2 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控”与“增”之间的矛盾突出 | 第26页 |
3.3.3“部门所有化”意识比较普遍,盘活存量实施阻力大 | 第26-27页 |
3.4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优化管制机制不够科学规范 | 第27-29页 |
3.4.1 机构编制核定标准缺失 | 第27页 |
3.4.2 机构编制管理权限不够明晰 | 第27页 |
3.4.3 工作协调机制不够完善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山东省C市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编制“更优化”管控体系建立 | 第29-53页 |
4.1 “更优化”管控的概念 | 第29页 |
4.2 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编制“更优化”管控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 第29-30页 |
4.2.1“更优化”管控的基本原则 | 第29-30页 |
4.2.2“更优化”管控的基本要求 | 第30页 |
4.3 建立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编制“更优化”管控体系的思路和措施 | 第30-53页 |
4.3.1 建立完善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编制总量控制体系,确保只减不增 | 第30-32页 |
4.3.2 建立完善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编制存量管理体系,盘活现有编制 | 第32-35页 |
4.3.3 建立完善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编制动态调整体系,优化编制结构 | 第35-38页 |
4.3.4 建立完善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编制监督保障体系,提高使用效益 | 第38-40页 |
4.3.5 建立完善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编制核定标准多元化模型 | 第40-49页 |
4.3.6 建立完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路径 | 第49-5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3-55页 |
5.1 研究结果 | 第53-54页 |
5.2 有待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