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1.2.1 瓦斯抽采研究现状 | 第7-8页 |
1.2.2 瓦斯预抽时间研究现状 | 第8页 |
1.2.3 突出矿井抽掘采平衡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3 突出矿井抽掘采平衡关系的基本原则 | 第10-11页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2 山脚树煤矿矿井概况及瓦斯含量计算 | 第14-29页 |
2.1 山脚树煤矿基本概况 | 第14-17页 |
2.1.1 井田位置及交通情况 | 第14页 |
2.1.2 煤层及煤质 | 第14-16页 |
2.1.3 矿井设计概况 | 第16-17页 |
2.2 煤层瓦斯含量计算 | 第17-23页 |
2.2.1 利用经验公式计算煤层瓦斯含量 | 第17-21页 |
2.2.2 利用实测资料推算煤层瓦斯含量 | 第21-22页 |
2.2.3 山脚树煤矿煤层瓦斯含量计算 | 第22-23页 |
2.3 突出矿井抽掘采平衡关系的建立 | 第23-28页 |
2.3.1 回采工作面与接替工作面接替的基本情况 | 第23-24页 |
2.3.2 抽掘采平衡时间关系的分析 | 第24-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矿井瓦斯抽采工程准备时间预测 | 第29-48页 |
3.1 211811作面采掘部署及抽采工程布置 | 第29-41页 |
3.1.1 211811作面采掘安排 | 第29-33页 |
3.1.2 211811作面抽采工程 | 第33-41页 |
3.2 投入和人员与工程量分析 | 第41-45页 |
3.2.1 程量与人员统计分析 | 第41-43页 |
3.2.2 程量与投入统计分析 | 第43-45页 |
3.3 抽采工程准备时间预测模型建立 | 第45-46页 |
3.3.1 瓦斯治理巷掘进及穿层钻孔施工时间 | 第45-46页 |
3.3.2 回采巷道掘进及顺层钻孔施工时间 | 第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4 矿井瓦斯预抽时间预测 | 第48-62页 |
4.1 预抽瓦斯时间预测模型 | 第48-53页 |
4.1.1 钻孔预抽煤层瓦斯流动方程 | 第48-50页 |
4.1.2 安全煤量预抽瓦斯量的确定 | 第50-51页 |
4.1.3 钻孔间距的确定 | 第51-53页 |
4.2 211811工作面预抽时间预测 | 第53-56页 |
4.2.1 预测参数的确定 | 第53-54页 |
4.2.2 预测结果 | 第54-56页 |
4.3 211811工作面预抽瓦斯时间验证 | 第56-60页 |
4.3.1 预抽评价单元选取 | 第56-57页 |
4.3.2 基于监测计量数据抽采效果评判 | 第57-60页 |
4.3.3 基于井下实测瓦斯压力或含量抽采效果评判 | 第60页 |
4.4 抽采时间预测模型 | 第60-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5 山脚树煤矿抽掘采平衡建立 | 第62-70页 |
5.1 山脚树煤矿近几年抽掘采平衡分析 | 第62-63页 |
5.2 山脚树煤矿21186工作面抽掘采平衡关系 | 第63-69页 |
5.2.1 21186工作面抽采工程 | 第63-64页 |
5.2.2 21186工作面抽采时间确定 | 第64-68页 |
5.2.3 21186工作面抽掘采平衡接替计划 | 第68-6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0-73页 |
6.1 结论 | 第70-71页 |
6.2 创新点 | 第71页 |
6.3 展望 | 第71-73页 |
7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附录A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