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出芽短梗霉(UVMU3-1)漆酶活性物质性质分析及其降解氯酚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2页
    1.1 漆酶的概述第13-17页
        1.1.1 漆酶的种类和来源第13页
        1.1.2 漆酶的结构第13-14页
        1.1.3 漆酶的理化性质第14-15页
        1.1.4 漆酶的功能第15-17页
    1.2 有机小分子氧化物第17页
    1.3 氯酚类化合物第17-21页
        1.3.1 氯酚类化合物的来源第18页
        1.3.2 氯酚类化合物的危害第18-19页
        1.3.3 氯酚类化合物的去除方法第19-21页
    1.4 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概述第21-22页
第二章 漆酶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与分子结构鉴定第22-38页
    2.1 实验材料第22-24页
        2.1.1 试验菌种第22页
        2.1.2 试剂第22-23页
        2.1.3 培养基及溶剂第23页
        2.1.4 仪器与设备第23-24页
    2.2 实验方法第24-27页
        2.2.1 菌种保藏与活化第24页
        2.2.2 摇瓶培养第24页
        2.2.3 漆酶活性的测定第24-25页
        2.2.4 漆酶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第25-26页
        2.2.5 漆酶活性物质的分子结构鉴定第26-27页
        2.2.6 验证分离产物是否为漆酶活性物质第27页
        2.2.7 对糖分子的各小分子碎片进行液质联机测定第27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7-37页
        2.3.1 漆酶活性物质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图谱第27-28页
        2.3.2 漆酶活性物质高效液相色谱图谱第28页
        2.3.3 漆酶活性物质HPLC-MS图谱第28-30页
        2.3.4 漆酶活性物质分离纯化产物的核磁共振图谱第30-32页
        2.3.5 分离产物的高分辨质谱图谱第32-34页
        2.3.6 漆酶活性物质与糖关系TLC验证第34页
        2.3.7 各小分子糖碎片液质联机测定图谱第34-37页
    2.4 讨论第37-38页
第三章 发酵罐培养出芽短梗霉产漆酶活性物质及其对氯酚类化合物的降解第38-45页
    3.1 试验材料第38-40页
        3.1.1 试验菌株第38页
        3.1.2 试剂第38页
        3.1.3 培养基及溶液第38-39页
        3.1.4 仪器与设备第39-40页
    3.2 试验方法第40-41页
        3.2.1 菌种保藏与活化第40页
        3.2.2 摇瓶培养第40页
        3.2.3 发酵罐灭菌及参数设定第40页
        3.2.4 发酵罐培养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无色素突变菌株UVMU3-1第40-41页
        3.2.5 漆酶活性的测定第41页
        3.2.6 漆酶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第41页
        3.2.7 氯酚类化合物标准曲线的绘制第41页
        3.2.8 漆酶活性物质对2,4,6-三氯苯酚的降解第41页
    3.3 试验结果第41-43页
        3.3.1 发酵罐培养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无色素突变株UVMU3-1生长曲线第41-42页
        3.3.2 发酵罐培养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无色素突变株UVMU3-1产漆酶情况曲线第42-43页
        3.3.3 2,4,6-三氯苯酚的标准曲线第43页
        3.3.4 漆酶活性物质对2,4,6-三氯苯酚的降解率第43页
    3.4 讨论第43-45页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第45-47页
    4.1 结论第45页
    4.2 讨论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2页
附录第52-53页
致谢第53-5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适应光学优化控制技术研究
下一篇:员利针治疗返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