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锚杆长度无损测量方法原理 | 第15-20页 |
| 2.1 驻波的介绍 | 第15-16页 |
| 2.1.1 驻波的概念 | 第15-16页 |
| 2.1.2 驻波的产生条件和特点 | 第16页 |
| 2.1.3 驻波的应用 | 第16页 |
| 2.2 基于电驻波的锚杆长度无损检测方法原理 | 第16-19页 |
| 2.2.1 终端开路传输线上的驻波 | 第17页 |
| 2.2.2 锚杆与双线传输线的等效依据 | 第17-18页 |
| 2.2.3 变波长的测量信号 | 第18-19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第20-36页 |
| 3.1 硬件电路的总体设计 | 第20-22页 |
| 3.2 单片机控制模块 | 第22-26页 |
| 3.2.1 STC12C5204AD单片机 | 第22-24页 |
| 3.2.2 时钟电路 | 第24-25页 |
| 3.2.3 复位电路 | 第25页 |
| 3.2.4 单片机控制模块电路 | 第25-26页 |
| 3.3 频率生成模块 | 第26-27页 |
| 3.3.1 CDCE906芯片介绍 | 第26页 |
| 3.3.2 频率生成模块电路设计 | 第26-27页 |
| 3.4 电压放大模块 | 第27-28页 |
| 3.5 前置放大模块 | 第28-29页 |
| 3.6 压控增益模块 | 第29-31页 |
| 3.7 检波模块 | 第31-32页 |
| 3.8 串口通信模块 | 第32页 |
| 3.9 显示模块 | 第32-33页 |
| 3.10 电源模块 | 第33-35页 |
| 3.10.1 +5V和-5V电源电路 | 第33页 |
| 3.10.2 +15V和-15V电路 | 第33-34页 |
| 3.10.3 3.3V电源电路 | 第34页 |
| 3.10.4 过压保护和过流保护电路 | 第34-35页 |
| 3.11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第36-42页 |
| 4.1 主程序软件设计 | 第36-37页 |
| 4.2 I~2C通信协议 | 第37-39页 |
| 4.2.1 I~2C总线简介 | 第37-38页 |
| 4.2.2 单片机模拟I~2C通信协议及程序实现 | 第38-39页 |
| 4.3 CDCE906工作单元 | 第39-41页 |
| 4.3.1 CDCE906的读写方式 | 第39-40页 |
| 4.3.2 单片机控制CDCE906的程序流程及实现 | 第40-41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五章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2-48页 |
| 5.1 锚杆无损检测仪的实现 | 第42-43页 |
| 5.2 系统调试 | 第43-44页 |
| 5.3 测试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 5.4 误差分析 | 第46-47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8-50页 |
| 6.1 论文总结 | 第48-49页 |
| 6.2 课题展望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附录A | 第53-56页 |
| 附录B | 第56-59页 |
| 附录C | 第59-6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