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1章 研究对象与仪器设备 | 第9-11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9页 |
1.1.1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组 | 第9页 |
1.1.2 正常对照组 | 第9页 |
1.2 仪器设备与试剂 | 第9-11页 |
1.2.1 主要仪器设备 | 第9-10页 |
1.2.2 主要试剂与配制 | 第10-11页 |
第2章 研究方法 | 第11-19页 |
2.1 标本采集 | 第11页 |
2.2 临床指标检测 | 第11-12页 |
2.3 人血清PAI-1 水平检测 | 第12-14页 |
2.3.1 试剂准备 | 第12-13页 |
2.3.2 实验步骤 | 第13页 |
2.3.3 结果计算 | 第13-14页 |
2.4 血清Lp(a)水平检测 | 第14页 |
2.5 全血基因组DNA提取 | 第14-15页 |
2.6 PAI-1 基因启动子区 4G/5G多态性检测 | 第15-17页 |
2.6.1 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检测PAI-1 基因启动子区 4G/5G多态性 | 第15-16页 |
2.6.2 基因测序检测PAI-1 基因启动子区 4G/5G多态性 | 第16-17页 |
2.7 LPA基因+93C>T和+121G>A多态性检测 | 第17页 |
2.8 测序结果查看 | 第17-18页 |
2.9 统计学方法 | 第18-19页 |
第3章 实验结果 | 第19-28页 |
3.1 PNS组和NC组临床特征比较 | 第19-20页 |
3.1.1 PNS组和NC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第19页 |
3.1.2 PNS组和NC组血脂水平比较 | 第19-20页 |
3.1.3 PNS组和NC组PAI-1、Lp(a)水平及凝血指标比较 | 第20页 |
3.2 PAI-1 基因启动子 4G/5G多态性检测结果 | 第20-24页 |
3.2.1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 第20页 |
3.2.2 PAI-1 基因 4G/5G多态性AS-PCR及基因测序结果 | 第20-22页 |
3.2.3 PAI-1 基因 4G/5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 | 第22页 |
3.2.4 PAI-1 基因 4G/5G多态性与PNS危险性分析 | 第22页 |
3.2.5 PNS患者PAI-1 基因 4G/5G不同基因型临床特征比较 | 第22-23页 |
3.2.6 NC组PAI-1 基因 4G/5G不同基因型PAI-1 水平比较 | 第23-24页 |
3.3 LPA基因+93C/T和+121G/A多态性结果及分析 | 第24-28页 |
3.3.1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 第24页 |
3.3.2 LPA基因+93C/T和+121G/A多态性测序结果 | 第24-25页 |
3.3.3 LPA基因+93C/T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布 | 第25页 |
3.3.4 LPA基因+121G/A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布 | 第25-26页 |
3.3.5 LPA基因+93C/T、+121G/A基因型与PNS危险性的分析 | 第26页 |
3.3.6 PNS患者LPA基因+93C/T基因型临床特征的比较 | 第26-28页 |
第4章 讨论 | 第28-30页 |
结论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综述 | 第34-52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44-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