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3页 |
英文摘要 | 第13-16页 |
1 前言 | 第17-46页 |
1.1 作物秸秆利用 | 第17页 |
1.2 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 | 第17-18页 |
1.3 黑木耳研究进展 | 第18-36页 |
1.3.1 黑木耳的形态结构 | 第19-24页 |
1.3.2 黑木耳生理学研究 | 第24-31页 |
1.3.3 黑木耳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31-36页 |
1.4 干旱胁迫的伤害机制及生物耐旱性机理研究进展 | 第36-44页 |
1.4.1 干旱胁迫的伤害机制 | 第36-41页 |
1.4.2 生物耐旱机制 | 第41-44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第44-4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6-61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46页 |
2.1.1 黑木耳菌种 | 第46页 |
2.1.2 黑木耳栽培 | 第46页 |
2.1.3 采样 | 第46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46-60页 |
2.2.1 细胞膜透性测定 | 第46-47页 |
2.2.2 丙二醛测定 | 第47页 |
2.2.3 可溶性糖测定 | 第47-48页 |
2.2.4 可溶性氨基酸测定 | 第48页 |
2.2.5 脯氨酸测定 | 第48-49页 |
2.2.6 可溶性多糖测定 | 第49页 |
2.2.7 可溶性蛋白测定 | 第49-50页 |
2.2.8 抗坏血酸测定 | 第50页 |
2.2.9 还原型谷胱甘肽测定 | 第50页 |
2.2.10 SOD测定 | 第50-51页 |
2.2.11 CAT测定 | 第51页 |
2.2.12 POD测定 | 第51-52页 |
2.2.13 磷酸己糖异构酶(PGI)测定 | 第52页 |
2.2.14 苹果酸脱氢酶(MDH)测定 | 第52-53页 |
2.2.15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和 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GDH)联合活性测定 | 第53页 |
2.2.16 黑色素测定 | 第53页 |
2.2.17 抑制性消减杂交文库构建 | 第53-60页 |
2.3 数据分析 | 第60-6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61-79页 |
3.1 膜的稳定性 | 第61-62页 |
3.1.1 丙二醛 | 第61页 |
3.1.2 细胞膜透性 | 第61-62页 |
3.2 渗透调节物质 | 第62-65页 |
3.2.1 可溶性糖 | 第62-63页 |
3.2.2 可溶性多糖 | 第63页 |
3.2.3 可溶性蛋白 | 第63-64页 |
3.2.4 可溶性氨基酸 | 第64-65页 |
3.3 抗氧化系统 | 第65-69页 |
3.3.1 抗坏血酸 | 第65页 |
3.3.2 还原型谷胱甘肽 | 第65-66页 |
3.3.3 脯氨酸 | 第66-67页 |
3.3.4 超氧化物歧化酶 | 第67页 |
3.3.5 过氧化氢酶 | 第67-68页 |
3.3.6 过氧化物酶 | 第68-69页 |
3.4 呼吸酶 | 第69-71页 |
3.4.1 磷酸己糖异构酶 | 第69页 |
3.4.2 苹果酸脱氢酶 | 第69-70页 |
3.4.3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和 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 第70-71页 |
3.5 黑色素 | 第71-72页 |
3.6 SSH文库构建及ESTs分析 | 第72-77页 |
3.6.1 总RNA检测 | 第72页 |
3.6.2 c DNA扩增 | 第72-73页 |
3.6.3 Rsa I酶切 | 第73-74页 |
3.6.4 接头连接 | 第74-75页 |
3.6.5 消减杂交效率 | 第75页 |
3.6.6 ESTs分析 | 第75-77页 |
3.7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分类 | 第77-79页 |
4 讨论 | 第79-94页 |
4.1 膜的稳定性 | 第79页 |
4.2 黑木耳耐旱的生理机制 | 第79-84页 |
4.2.1 渗透调节物质 | 第79-80页 |
4.2.2 抗氧化系统 | 第80-82页 |
4.2.3 呼吸酶 | 第82-84页 |
4.2.4 黑色素 | 第84页 |
4.3 黑木耳耐旱的分子机制 | 第84-94页 |
4.3.1 碳水化合物代谢 | 第84-86页 |
4.3.2 蛋白质及氨基酸代谢 | 第86-87页 |
4.3.3 DNA稳定相关 | 第87-88页 |
4.3.4 转录相关 | 第88页 |
4.3.5 信号转导 | 第88-89页 |
4.3.6 胞内胞外运输 | 第89-90页 |
4.3.7 能量产生与转换 | 第90-91页 |
4.3.8 细胞防御 | 第91-94页 |
5 结论 | 第94-96页 |
5.1 干旱胁迫对黑木耳子实体的伤害 | 第94页 |
5.2 黑木耳子实体耐旱的生理机制 | 第94页 |
5.3 黑木耳子实体耐旱的分子机制 | 第94-96页 |
致谢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13页 |
附录 | 第113-11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8页 |